[发明专利]一种检测多巴胺的针灸针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9233.0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6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英;徐彩虹;王亮婧;尹争志;顾春川;刘光献;厉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G01N27/4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多巴胺 针灸 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检测多巴胺的针灸针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针灸针电极的预处理:
将不锈钢针灸针电极的针尖依次用乙醇、超纯水超声清洗,氮气吹干后备用;
步骤(2)、金纳米的修饰:
以处理后的针灸针电极浸入带有搅拌子的HAuCl4水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在针灸针的针尖表面电沉积金纳米颗粒修饰层,得到表面覆盖有金纳米颗粒的针灸针电极;
步骤(3) 、硼酸的修饰:
将表面覆盖有金纳米颗粒的针灸针电极浸入带有巯基的硼酸基团溶液中,取出后晾干,得到了硼酸修饰的针灸针电极;
步骤(4) 、聚合物膜的修饰:
在缓冲液的存在下,把多巴胺溶液和酸性铬蓝K溶液混合后得到聚合液;然后将硼酸修饰的针灸针电极浸入聚合液中,利用电聚合的方法在针灸针电极表面上合成分子印迹聚合物膜;
步骤(5) 、洗脱模板:将分子印迹膜修饰的针灸针电极浸入硫酸溶液中洗脱多巴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2) 中所述的HAuCl4水溶液的浓度为1~10m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 (2)中所述的循环伏安法的沉积电压为-1.5V~0.5V;沉积圈数为3~7圈;沉积速率为10mV/s~50 mV/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带有巯基的硼酸基团溶液为4-巯基苯硼酸溶液,浓度为2.5mg/mL-10mg/mL,浸泡时间为1-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聚合液中多巴胺和酸性铬蓝K的摩尔比为1:1~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聚合液pH范围为4.5-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采用循环伏安法电聚合分子印迹聚合物膜,电压范围为-0.4V-1.0V ,聚合圈数为15-25圈,聚合速率为25mV/s-75mV/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92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