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5114.8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0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姝;李栋;马雨新;刘昌宇;吴洋洋;杨瑞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5;F24S60/10;F24S80/65;F24S80/70 |
代理公司: | 大庆禹奥专利事务所 23208 | 代理人: | 朱林;杨立芹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流体 直接 吸收 太阳能 集热器 | ||
1.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是由金属外壁板(7)和第一透光玻璃(1)围成的一个封闭的空腔,该封闭空腔通过金属板(13)被分隔成了集热蓄热区、保温增压区和热量交换区3个区;
所述集热蓄热区包括第二透光玻璃(3)、第三透光玻璃(6)、金属内壁板(9)、金属挡板(16)和肋片(17);所述第二透光玻璃(3)和第一透光玻璃(1)之间为真空保温层(2),第二透光玻璃(3)和第三透光玻璃(6)之间的集热通道(4)两侧通过纳米流体管(10)与换热箱(15)连通,集热通道(4)内设有有金属挡板(16),金属挡板(16)交错地焊接在金属外壁板(7)的内壁上,金属挡板(16)上焊接有若干个倾斜的肋片(17),肋片(17)内填充有相变材料B(18);第三透光玻璃(6)和金属板(13)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A(5);
所述保温增压区包括两侧的纳米流体管(10)、循环泵(11)和阀门(12),循环泵(11)和阀门(12)安装在其中一侧的纳米流体管(10)上,保温增压区内填充有保温材料(8);
所述热量交换区包括换热盘管(14)和换热箱(15),换热盘管(14)设置在换热箱(15)内部,其两端分别设有入水口(19)和出水口(20),换热箱(15)内设有纳米流体,纳米流体通过循环泵(14)循环驱动,流经纳米流体管(10)被送至集热通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7)与金属挡板(16)之间的夹角为45°,若干个肋片(17)在交错的金属挡板(16)上呈交错排布,且沿纳米流体流动方向交错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A(5)和相变材料B(18)均为石蜡,其中相变材料A(5)的熔点为60-65℃,填充厚度为100-200mm;相变材料B(18)熔点为40-45℃,填充厚度为10-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保温层(2)的厚度为6-20mm,其四周采用环氧树脂密封胶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8)设置于保温增压区和金属外壁板(7)与金属内壁板(9)的夹层内,保温材料(8)为聚氨酯PU或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材料XPS。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流体为ATO/水纳米流体,粒径为30mm,浓度为1%vol-2%vo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流体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片(17)的材质为铝合金、不锈钢或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51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