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银离子抑菌功能的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5101.0 | 申请日: | 2021-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郭飞;陈佳明;蔡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7/00;C02F1/44;C02F1/5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陈玲玉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银离子 功能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银离子抑菌功能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撑层以及中间的功能层;所述支撑层为起到支撑保护作用的无纺布;功能层为在纤维上附着有纳米银颗粒的纤维膜;
含有单层功能层的所述基于银离子抑菌功能的过滤膜,定量45±3g/m2;流量大于25L/m2/h,过滤膜厚度为200~300μm;
所述功能层纤维膜包括聚丙烯腈、聚丙烯、多羟基聚合物、聚酰胺、聚偏氟乙烯及其亲水改性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纤维膜;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在0.01~1μm,孔径在0.11~10μm,单层厚度在10~100μm,孔隙率大于20%;
所述在纤维膜上附着的纳米银颗粒直径为50nm~5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银离子抑菌功能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在纤维膜上附着有纳米银颗粒和直径在50nm~50μm的二氧化钛、二氧化硅颗粒,进一步提高抗菌性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银离子抑菌功能的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支撑层孔径大于功能层孔径,孔径范围在1~50μm,孔隙率大于20%,表观接触角在80~160°,单层厚度小于200μm。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银离子抑菌功能的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溶液配制;
纺丝液的溶质包括8~18wt%的聚丙烯腈,8~18wt%的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2~8wt%的纳米银颗粒,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或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和丙酮溶液;
步骤2,静电纺丝;
施加的正电压为+12~20kV,负电压为-3~-5kV,接收距离10~50cm,支撑层传递速度为0.5~5m/min;
步骤3,多层复合:采用热压法使功能层包裹在两层支撑层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溶质中分散剂为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
6.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银离子抑菌功能的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溶液配制;
纺丝液仅含有聚丙烯腈和溶剂,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或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和丙酮溶液;
步骤2,静电纺丝,
施加的正电压为+12~20kV,负电压为-3~-5kV,接收距离10~50cm,支撑层传递速度为0.5~5m/min;
在静电纺丝过程中喷洒含有纳米银颗粒或硝酸银、高氯酸银的含银盐溶液及其还原剂和分散剂;所述喷洒溶液为0.001~1mol/L的硝酸银溶液、还原剂为0.001~1mol/L的柠檬酸三钠溶液、过氧化氢和氨水混合溶液、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分散剂包括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浓度在0.01~1mol/L;所述喷洒过程在波长大于365nm的紫外线照射下进行,辅助含银盐的还原;
步骤3,多层复合:采用热压法使功能层包裹在两层支撑层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压法参数为热压温度60~80℃,压力0.4~0.8MPa。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热压法参数为热压温度60~80℃,压力0.4~0.8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程添加两层以上功能层相叠加,或加入棉花、尼龙材质的薄膜,对功能层进行进一步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51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自主检测的智能米箱
- 下一篇:一种感应电机改造永磁同步电机拖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