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安全防御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3608.2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刻得(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G06N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引 |
地址: | 2017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 安全 防御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息安全防御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主要包括:监听并捕获待测业务系统进入主机的数据包;将数据包中的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数据包是否存在未知威胁;若确定出数据包存在未知威胁,则对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特征信息;分别将每个特征信息与特征库中的危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若匹配结果指示数据包为非正常请求数据,则将数据包输入机器学习模块中,通过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数据包对应的危险特征信息,并将其更新至特征库中;若匹配结果指示数据包为正常请求数据,则将数据包发送至主机。从而基于机器学习,实现一种及时有效的信息网络安全的防御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安全防御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网络、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逐渐成熟的当下,我们的生活、生产都在趋于网络化、智能化,这是科技给我们的带来的便捷之处,但也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在一次次惨痛的安全事件的冲击下,安全问题越来越来受到重视,随之一系列的安全软件也在不断地诞生和趋于成熟。
但是这些安全软件都将依赖于强大的漏洞库或防御规则,而漏洞库和防御规则都需要人工去添加和定制,在一阶段产生的人力和时间的消耗无疑是巨大的。并且,现今越来越多的网络攻击者则是通过自动化技术发起网络攻击,而受到攻击的企业或组织却仍在使用人力来汇总内部安全问题,再结合外部威胁信息进行对比。这种方式部署的入侵检测系统往往需要花费数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来修复,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攻击者依然能够利用漏洞侵入系统,肆意掠夺数据,所以可见现有的方式时效性比较差,无法有效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安全防御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保证信息网络安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安全防御方法,包括:
监听并捕获待测业务系统进入主机的数据包;
将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与预先存储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确定所述数据包是否存在未知威胁;
若确定出所述数据包存在未知威胁,则对所述数据包中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多个特征信息;
分别将每个所述特征信息与特征库中的危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
若所述匹配结果指示所述数据包为非正常请求数据,则将所述数据包输入机器学习模块中,通过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所述数据包对应的危险特征信息;其中,若存在任意一个所述特征信息与特征库中的危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则得到的所述匹配结果指示所述数据包为非正常 请求数据;
将所述数据包对应的危险特征信息更新至所述特征库中;
若所述匹配结果指示所述数据包为正常请求数据,则将所述数据包发送至所述主机。
可选地,在上述的信息安全防御方法中,所述分别将所述特征信息与特征库中的危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包括:
基于关联分析法、基线分析法以及数据建模,分别将各个所述特征信息与特征库中的危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确定每个所述特征信息是否属于安全异常行为数据或未知威胁数据;
基于属于安全异常行为数据和属于所述未知威胁数据的所述特征信息生成匹配结果。
可选地,在上述的信息安全防御方法中,将所述数据包的危险特征信息更新至所述特征库中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的危险特征信息进行展示,并将所述数据包的危险特征信息作为日志进行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刻得(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优刻得(上海)数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