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湖泊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3055.0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6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景峰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湖泊 治理 高效 水藻 打捞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湖泊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瓶,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轴承连接有风扇,所述电机右侧轴承连接接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下方齿轮连接有锥齿轮,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打捞组件,所述打捞组件与锥齿轮履带连接,所述打捞组件包括有分离轮,所述分离轮右侧固定有分离仓,所述分离仓与壳体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分离仓内部下方滑动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中间固定有弹性杆,所述锥齿轮后侧固定有弹性环,所述分离轮中间固定有传送轮,所述弹性环与传送轮履带连接,本发明,具有可判定水藻量来控制打捞速度和可加快水藻发酵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藻打捞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湖泊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
背景技术
水藻常大量存在于山区贫营养的湖泊中,绿球藻类和隐藻类在小型池塘中常大量出现,现有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在打捞水藻的过程中,针对湖面上方的水藻无法进行有效的打捞,无法根据水藻的量控制打捞速度,容易造成该装置被严重消耗,而且也无法对水藻进行快速发酵,水藻中含有大量的物生物,通过对其加热加快发酵可以快速被制成肥料,用于供应农作物,湖中的水藻越多,打捞进该装置的水藻也就越多,因此,设计可判定水藻量来控制打捞速度和可加快水藻发酵的一种基于湖泊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湖泊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湖泊治理的高效水藻打捞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电瓶,所述壳体左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轴承连接有风扇,所述电机右侧轴承连接接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下方齿轮连接有锥齿轮,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打捞组件,所述打捞组件与锥齿轮履带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打捞组件包括有分离轮,所述分离轮右侧固定有分离仓,所述分离仓与壳体左侧固定连接,所述分离仓内部下方滑动连接有滤网,所述滤网中间固定有弹性杆,所述锥齿轮后侧固定有弹性环,所述分离轮中间固定有传送轮,所述弹性环与传送轮履带连接,所述弹性环内侧上下两端设置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左端均固定有滑动球,所述滑动球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与滑动球铰链连接,所述分离轮表面设置有若干凹槽,若干所述凹槽外侧均固定有打捞片,所述打捞片设置为弧形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离轮内侧固定有弹力片,所述弹力片内侧固定有若干摆杆,若干所述摆杆内侧均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后侧上方固定有偏心球,所述偏心球与弹性杆上端铰链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传送轮后侧上方固定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右侧铰链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外侧设置有挤压仓,所述挤压板左侧与挤压仓底部弹簧连接,所述挤压仓下方管道连接有气囊,所述挤压仓与分离仓上方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分离仓底部固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中设置有单向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杆右侧固定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右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右端固定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右侧固定连接有摩擦棉,所述摩擦棉具有弹性,所述齿轮盘左侧固定有摩擦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杆上端固定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左右两端与滤网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片具有弹性,所述导热片与摩擦棉金属片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分离轮下方设置有磁块,所述磁块与分离仓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滤网左侧上表面具有磁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滚轮长度小于传送轮长度。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片为铜制金属薄片。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摩擦棉与摩擦块均为碳化钨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景峰,未经陈景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