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2764.7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7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建;李芳;陈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立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环网柜 除湿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方法及装置,包括箱体、中隔板、除湿通道、再生通道、吸附除湿装置、冷却除湿装置、集水斗、集水罐、转动轴、转动齿轮、升降电机以及密封壳,所述吸附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壳、限位板、升降齿条、透气孔以及干燥剂填充区,所述冷却除湿装置包括进气风扇、出气风扇、制冷片、冷却鳍片以及加热鳍片。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除湿彻底,能源利用率高,运行自动化程度高的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配网是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之一。通常10kV及以下的电力网络属于配电网络(部分区域有20kV),配电网是整个电力系统与分散的用户直接相连的部分。智能配网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配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进行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智能化。
作为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呈快速推进状态,配电自动化系统已由工程试点转向全面实施阶段。环网柜作为配电网的重要设备,起着联接配电环网以及分配电能的重要作用。由于环网柜往往安装在地面,并与电缆沟相连,因此柜内空气湿度较大。逢阴雨天气(尤其是春天),柜内会出现凝露甚至积水现象,容易造成元件短路从而损坏内部元件。
随着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环网柜中增加了DTU等二次设备,对环网柜内的运行环境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柜内空气湿度。当较高柜内空气湿度时,会严重影响柜内二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甚至会导致二次设备的损坏;应柜内空气湿度较大,多次造成配电自动化环网柜内二次设备运行异常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湿彻底,能源利用率高,运行自动化程度高的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装置,包括箱体、中隔板、除湿通道、再生通道、吸附除湿装置、冷却除湿装置、集水斗、集水罐、转动轴、转动齿轮、升降电机以及密封壳,所述中隔板设于箱体中部,所述除湿通道设于中隔板一侧,所述再生通道设于中隔板另一侧,所述吸附除湿装置滑动设于中隔板,所述吸附除湿装置贯穿中隔板设置,所述冷却除湿装置设于箱体内远离吸附除湿装置一端,所述集水斗设于箱体下,所述集水斗设于除湿通道下方,所述集水罐设于集水斗下,所述转动轴转动设于中隔板,所述转动齿轮设于转动轴一端,所述升降电机设于转动轴另一端,所述密封壳设于箱体外侧,所述密封壳呈C字形,所述密封壳开口朝向集水罐。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除湿装置包括除湿壳、限位板、升降齿条、透气孔以及干燥剂填充区,所述除湿壳贯穿中隔板设置,所述限位板设于除湿壳一端,所述升降齿条设于除湿壳一侧,所述透气孔设于除湿壳于中隔板垂直两侧,所述干燥剂填充区设于除湿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除湿装置包括进气风扇、出气风扇、制冷片、冷却鳍片以及加热鳍片,所述进气风扇设于除湿通道内远离吸附除湿装置一端,所述出气风扇设于再生通道内远离吸附除湿装置一端,所述制冷片贯穿中隔板设置,所述冷却鳍片设于制冷片朝向除湿通道一侧,所述加热鳍片设于制冷片朝向再生通道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远离集水罐一侧设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设于两升降齿条之间。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环网柜除湿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将干燥剂放入干燥剂填充区,再将吸附除湿装置放入箱体内;
S2:对配电自动化环网柜安装处开孔,将密封壳贯穿柜壁设置,且集水罐一端向内;
S3:启动制冷片,直到在进气风扇处有水珠凝结后启动进气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立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立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7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