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网隧道用预埋槽道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2638.1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姚国伟;邹振华;周铁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誉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40 | 分类号: | E21D11/40;E21D11/10;E21F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艾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隧道 用预埋槽道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触网隧道用预埋槽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定位孔设计;S2、开孔:根据槽道安装位置及S1中确定的定位孔设计,在台车上进行开孔;S3、槽道组焊接:采用焊接工装在槽道背部焊接连接条形成槽道组,在槽道相应位置上安装自锁定位螺栓;S4、定位安装:将S3中安装有自锁定位螺栓的槽道组放置在绑扎有二衬钢筋网隧道中已张开的台车上,螺栓自动落入台车已开定位孔中,再从台车内部通过螺母拧紧自锁定位螺栓;S5、注浆:将S4中槽道组进行接地连接,连接后进行二衬注浆及养护;S6:完成预埋:养护后从台车内部拆下螺母,台车回收,将自锁定位螺栓从槽道中取出。本发明解决现有预埋槽道安装问题,从而保证后期工程安全运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网隧道用预埋槽道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预埋槽道安装固定是将焊接好的槽道组放置在台车模板上,之后根据台车已开的长方形孔洞将槽道推到孔洞位置,再根据台车上的槽道位置标记线人工移动槽道进行调整,最后让台车里面的人通过孔洞将T型螺栓通过孔洞伸入到槽道腔中固定槽道,一旦槽道腔与孔洞不对齐需要再调整槽道位置后螺栓重新伸入槽道腔,之后用螺母垫片拧紧槽道组后外部调整槽道的人才可以松手。由于台车外模壁与隧道壁空间狭小有限,此固定方式不仅耗时耗力,且存在安装定位误差大,位置埋偏、槽道组间距不达标等问题,从而影响后期接触网的安装及后期的安全营运。
且现有安装过程中,台车孔洞为方便调整位置和安装T型螺栓通常设计为长方形孔洞,长方形孔洞在不使用时,只能采用活动盖板封堵,封堵结构繁琐,结构复杂,堵漏浆效果不好,且长方形孔多采用切割形成,切割角容易漏浆和在浇筑过程中炸浆,导致槽道找不到或被混凝土半掩埋,影响后期接触网的安装及后期的安全营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触网隧道用预埋槽道安装方法,解决上述安装问题,从而保证后期工程安全运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触网隧道用预埋槽道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定位孔设计:根据槽道长度、槽道安装位置及安装时用自锁定位螺栓长度、直径进行定位孔的位置、数量及大小的确定;
S2、开孔:根据槽道安装位置及S1中确定的定位孔设计,在台车上进行开孔,所开定位孔为螺纹圆孔;
S3、槽道组焊接:采用槽道间距一定的焊接工装在槽道背部之间焊接连接条形成槽道组,然后根据S2中定位孔开孔位置在槽道相应位置上安装自锁定位螺栓;
S4、定位安装:将S3中安装有自锁定位螺栓的槽道组放置在绑扎有二衬钢筋网的隧道中的已张开的台车上,螺栓自动落入台车已开定位孔中,再从台车内部通过螺母紧固自锁定位螺栓;
S5、注浆:将S4中完成安装的槽道组进行接地连接,连接后进行二衬注浆及养护;
S6:完成预埋:养护后从台车内部拆下螺母,台车回收,将自锁定位螺栓从槽道中取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中,根据需施工隧道的接触网预埋槽道安装示意图及安装使用的台车图绘制台车上的槽道安装位置图及根据槽道的长度、直径和安装使用的自锁定位螺栓长度绘制台车开孔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2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台车上的槽道安装位置图及台车开孔图进行台车画线,确定槽道安装位置及开孔位置;
S22、在开孔位置上根据确定的定位孔大小进行钻孔,钻孔后并攻丝。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定位孔不使用时,在所述定位孔上安装对应型号的限位螺栓和生料带后拧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誉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誉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6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焙烧电极双端面加工机床
- 下一篇:活塞杆磨削生产装置及磨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