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2403.2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顾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优乐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20;C08L23/06;C08K13/04;C08K7/26;C08K3/04;C08K5/098;C08K3/22 |
代理公司: | 宿迁市永泰睿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4 | 代理人: | 刘慧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板箱 内衬 静电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由防静电粒子和基材混合并一体成型而成,所述防静电粒子包括:PP K8003,70‑90重量份,分散剂,7‑9重量份,炭黑,0.5‑2重量份,硬脂酸锌,1‑3重量份,聚丙稀蜡,1‑3重量份,聚异丁稀,1‑5重量份,聚乙烯,1‑5重量份和氧化锌,0.5‑2重量份。通过防静电粒子中的炭黑和气相白炭黑,能够形成链式导电结构,及时将电子器件或包含电子器件的零部件的静电导出,降低电子器件的损坏几率;并且由于采用了疏水气相白炭黑,能够在电子器件保存需求的干燥环境下保证围板箱内衬的导电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静电消除效果,配合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围板箱,能够快速的消除静电,降低电子元件损坏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围板箱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实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大多以电子器件或包含电子器件的零部件为主,故对包装容器也有了特殊要求,最主要的是容器必须需要有防静电功能,以保护零件。围板箱一般对静电的防护作用不大,或者是通过在围板箱所用的中空板加工过程中加入一定分量的抗静电剂来获得静电防护作用,现有的抗静电剂起作用的条件依赖于较高的空气湿度,在湿度作用下将箱体积聚的电荷向地面迁移,而一些电子元件在存放时需要保持环境干燥,而这类抗静电围板箱在干燥环境下并不能有效降低电荷积聚的速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生物样本离心处理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对试管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由防静电粒子和基材混合并一体成型而成,所述防静电粒子包括:
PPK8003,70-90重量份,
分散剂,7-9重量份,
炭黑,0.5-2重量份,
硬脂酸锌,1-3重量份,
聚丙稀蜡,1-3重量份,
聚异丁稀,1-5重量份,
聚乙烯,1-5重量份,
氧化锌,0.5-2重量份。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与所述防静电粒子的比例为1:9-2:8.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疏水气相白炭黑。
进一步地,所述炭黑为EC-600JD超导炭黑。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PPK8003。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S1、将PPK8003,气相白炭黑,炭黑,硬脂酸锌,聚丙稀蜡,聚异丁稀,聚乙烯和氧化锌按照比例加入密炼混合机中进行混合,混合过程中温度为150℃,混合时间为20分钟或20分钟以上,直至形成块状结构;
S2、将块状结构冷却后进行粉碎形成粉碎料,然后将粉碎料转移至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拉条,然后通过切粒机进行切粒获得防静电粒子粉末;
S3、按比例将防静电粒子粉末和基材放入搅拌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45分钟,使两种材料充分搅拌均匀,形成内衬用防静电材料原料;
S4、将防静电材料原料热压成型形成围板箱内衬用防静电材料。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双螺杆挤出机1-11段的温度依次为180℃,190℃,200℃,210℃,220℃,230℃,230℃,220℃,210℃,200℃,190℃,机头温度为180℃,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320rpm,切粒机转速为800r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优乐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优乐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源模块监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