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食用豆联合收割机的清选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20192.9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7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夏先飞;杨光;陈巧敏;宋志禹;梅松;金月;蒋清海;赵映;占才学;张健飞;韩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F12/44 | 分类号: | A01F12/44;A01D41/12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食用 联合收割机 机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豆联合收割机的清选机构,包括筛板、输送板、调节器和振动机构;输送板和筛板固定连接,筛板和输送板均倾斜,输送板在筛板之下,调节器包括框架板、直线驱动器和连接轴,所述框架板的横截面呈U形,框架板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长槽,连接轴的一端与筛板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一长槽内;直线驱动器安装在框架板上,直线驱动器能够驱动连接轴沿着第一长槽往复运动;振动机构驱动筛板振动。本发明的清选机构利用调节器中的直线驱动器驱动连接轴上下运动,使得筛板的倾斜角度能够发生变化,通过这种倾角变化使得筛板的筛选功能和废料滑落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既能确保豆粒筛选干净又能避免废料堆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食用豆联合收割机的清选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联合收割机主要包括切割机构、脱粒机构和清选机构,切割机构用于收割食用豆秸秆,脱粒机构将豆粒从豆荚中剥离出来,清选机构则用于筛选豆粒。传统的联合收割机中的清选机构是一块水平放置的能够振动的筛板,豆粒从筛孔中下落并由绞龙收集;为了删除绞龙部件(绞龙在运送豆粒时容易伤害豆粒),申请人设计了一款筛板倾斜设置的联合收割机,筛板的具体形状和布置方式如图1所示,这款联合收割机的具体结构被记录在申请人之前的专利申请《一种大粒型食用豆联合收割机》中。虽然这种新款的联合收割机利用倾斜的筛板实现了豆粒的自然聚拢,但是筛板的倾斜角度对豆粒的筛选影响很大,如果筛板倾斜角度较小,那么废料可能在筛板上堆积,如果筛板倾斜角度较大,那么豆粒可能无法及时通过筛孔就随着废料一同落入排料机构,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食用豆联合收割机中的清选机构所采用的筛板的倾斜角度对筛选结构影响很大,这种固定的倾角难以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食用豆联合收割机的清选机构,包括筛板、输送板、调节器和振动机构;
所述输送板和筛板固定连接,筛板和输送板均倾斜,输送板在筛板之下,输送板用于承接通过筛孔的豆粒;筛板的最低端衔接联合收割机的排料机构,排料机构用于排出豆粒筛选后的废料(例如豆荚壳、茎、叶等),输送板的最低端衔接联合收割机的提升机构,提升机构用于将筛选出来的豆粒提升至联合收割机的存储仓中;
所述调节器包括框架板、直线驱动器和连接轴,所述框架板的横截面呈U形,框架板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长槽,框架板固定在联合收割机的主体框架上;连接轴的一端与筛板连接,另一端插入第一长槽内;直线驱动器安装在框架板上,直线驱动器能够驱动连接轴沿着第一长槽往复运动;所述振动机构驱动筛板振动。
本发明的清选机构在工作时,连接轴在直线驱动器的作用下能够上下运动,连接轴与筛板的一端连接,连接轴的上下运动意味着筛板的一端能够上下运动,进而实现筛板倾角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本发明只需要控制筛板在大倾角和小倾角(分别对应连接轴处于最高位和最低位)两种状态间切换即可,当筛板处于小倾角状态时,豆粒豆荚壳的混合物在筛板上充分筛选,但是豆荚壳容易在筛板上堆积;当筛板处于大倾角状态时,筛板上豆粒豆荚壳的混合物下滑的速度加快;因此本发明的清选机构在实际工作时,首先让筛板在小倾角状态进行一段时间的筛选,等筛板上的废料增多后,让筛板切换至大倾角状态,加速废料的滑落。
由于联合收割机中本身具有很多液压部件,因此本发明将直线驱动器设定为液压缸,液压缸可以直接与传统联合收割机中的液压系统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筛板与连接轴之间设置有第一轴承,筛板在振动时与连接轴之间具有反复的小角度的相对旋转,设置第一轴承可以降低筛板与连接轴之间的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01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