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的防回弹缆绳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7801.5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9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7B1/06 | 分类号: | D07B1/06;D07B1/16;D07B1/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张晓谕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回弹 缆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的防回弹缆绳,包括柔性绳芯、一级钢缆、连接接头和螺孔,所述柔性绳芯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一通孔外侧,所述第一通孔内部贯穿有第一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由七根第一钢丝拧绞制成。该高强度的防回弹缆绳,设置有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一旦外侧的二级钢缆与一级钢缆断裂后,第二钢丝绳断裂时吸收并消耗部分一级钢缆以及二级钢了携带的动能,随后一级钢缆以及二级钢缆在残余动能的作用下裹挟第二钢丝绳砸向第一钢丝绳,第一钢丝绳被残余动能绷紧后砸断,在第一钢丝绳被砸断时进一步吸收并消耗动能,极大的降低了该缆绳在断裂回弹时所携带的动能,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缆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的防回弹缆绳。
背景技术
缆绳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行业,船舶上的缆绳种类多样,且用途也各不相同,其中用于系泊固定船舶的缆绳对强度要求和抗拉扯强度要求高,但现有的缆绳外侧通常未设置有防护结构,海水直接与缆绳接触,使得缆绳容易被腐蚀,同时拖动缆绳时使缆绳被磨损,上述情况均会导致缆绳的强度下降,使得现有的缆绳的时候寿命不长,在实际使用中,受缆绳检查不足、停泊地区环境复杂或人为操作失误等原因,无法完全避免缆绳断裂的事故,使得缆绳系泊作业危险性较高,而现有的缆绳通常未设置有防回弹结构,一旦发生缆绳断裂事故,回弹的缆绳极易危害周围作业人员的安全,使用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的防回弹缆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缆绳外侧通常未设置有防护结构,海水直接与缆绳接触,使得缆绳容易被腐蚀,同时拖动缆绳时使缆绳被磨损,上述情况均会导致缆绳的强度下降,使得现有的缆绳的时候寿命不长,而现有的缆绳通常未设置有防回弹结构,一旦发生缆绳断裂事故,回弹的缆绳极易危害周围作业人员的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防回弹缆绳,包括柔性绳芯、一级钢缆、连接接头和螺孔,
所述柔性绳芯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一通孔外侧,所述第一通孔内部贯穿有第一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由七根第一钢丝拧绞制成,所述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均呈螺旋状,且第一钢丝绳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钢丝绳的长度尺寸,同时第二钢丝绳的长度尺寸大于一级钢缆的长度尺寸,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贯穿有第二钢丝绳,且第二钢丝绳由七根第二钢丝拧绞制成;
所述一级钢缆包裹在柔性绳芯外侧,且一级钢缆由六根第三钢丝绳拧绞制成,所述一级钢缆外侧包裹有二级钢缆,且二级钢缆由十二根第三钢丝绳拧绞制成,所述第三钢丝绳由六股第四钢丝绳与一股油麻绳芯配合制成,且六股第四钢丝绳拧绞在油麻绳芯外侧,所述第四钢丝绳由七根第三钢丝拧绞制成,所述油麻绳芯由七根油麻绳拧绞制成,所述二级钢缆外侧包裹有PVC涂塑布;
所述连接接头内部开设有线缆槽,且连接接头左右两侧开设有与线缆槽相连通的线缆孔,所述二级钢缆右端依次贯穿连接接头左侧的线缆孔、线缆槽下侧、连接接头右下侧的线缆孔、连接接头右上侧的线缆孔并回到线缆槽上侧,且二级钢缆右侧形成绳套;
所述螺孔开设在线缆孔远离连接接头的一侧,且螺孔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裹在二级钢缆外侧,且固定件远离连接接头的一端与PVC涂塑布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设置有六个,且六个第二通孔以第一通孔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一级钢缆与二级钢缆之间填充有柔性纤维。
优选的,所述二级钢缆的长度尺寸等于一级钢缆的长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PVC涂塑布长度尺寸大于二级钢缆的长度尺寸。
优选的,所述连接接头中部焊接固定有并头套,且并头套挤压并贴合设置在二级钢缆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神力制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8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