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7300.7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7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成;高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筑(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06;G06Q50/08;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智达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3 | 代理人: | 姜秀梅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建筑 施工 安全 预警 防护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建筑领域,提供了,包括信息收集装置,所述信息收集装置将数据传送至BIM单元,所述BIM单元内部设置D‑BIM建模装置,所述D‑BIM建模装置输出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方法。本装置基于D‑BIM的二次开发,对现有BIM建模的系统进行了实时预警预处理操作,并形成了相应的数据结果,对现有施工的技术指导,灾害损失的预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BIM技术为近年来营建领域的显学,BIM技术并非单指某套建筑绘图软件,亦非单纯的3D建模程序,BIM技术最大的特色在于建筑模型内所携带的大量信息;传统的建筑绘图技术多为记录几何信息,如点、线、面、体这些元素,但BIM技术透过参数化的塑模过程(Parametric Modeling),将这些几何信息组构成参数组件,如墙、柱、梁、板等,而这些参数组件除了携带几何信息外更可以携带如材质、成本、使用年限等信息,这也造就了BIM技术于营建领域内的多种可能性。
现有技术在建筑施工的安全预警防护系统的模拟主要采用BIM建模的方式,并基于BIM装置的既有特性对预警变化进行预测。
但是,现有技术在BIM技术的使用中不能预先模拟建筑在出现各种预警状况下的参数,进而不能对安全状态下的建筑施工提出合理化施工建议,同时不能实时模拟危机状态下的装备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BIM技术的使用中不能预先模拟建筑在出现各种预警状况下的参数,进而不能对安全状态下的建筑施工提出合理化施工建议,同时不能实时模拟危机状态下的装备损失。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收集装置,信息收集装置将数据传送至BIM单元,BIM单元内部设置D-BIM建模装置,D-BIM建模装置输出数据。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施工安全预警防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建筑的建造进度,使用BIM进行实体建模,将建筑模型在BIM软件中可视化;
S2.基于BIM中的建筑基础模型,在模型图的相应位置添加安全预警防护系统可视化模型;
S3.根据上述方案,在BIM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形成现场环境的动态监测的系统并形成数据记录起来;
S4. 利用D-BIM动态监测系统,集成D-BIM的动态监测效果,收集建筑的实时数据,并对实时数据进行建模处理;
S5.对建筑D-BIM系统预设的各个参数:建筑材料、结构强度、力学性能、化学耐腐蚀性能、设备联动方案统一建立数据库;
S6.实时预调结构中的相应参数,启动D-BIM系统,观察预警系统层面的数据变化;
S7.对结构损坏、化学腐蚀、结构软化、疲劳程度变化、结构坍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安全预处理方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D-BIM系统二次处理包括建筑结构、材料的结构强度、化学性能、耐久度和应变力及应变能参数。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基于BIM模型的变量预改,采用结构模拟加数据调整的实时对照方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数据收集包括建筑破损程度、结构弯曲程度、钢筋抗疲劳程度和化学性能参数的变化报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动态建模的处理,是通过现代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3D仿真技术进行数据,建立D-BIM总控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然后动态建模实现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D-BIM模型在BIM建模完成之后需对建筑进行有限元分析,形成应力监测图预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筑(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筑(山东)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73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LED显示面板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解析模式分解的非线性晃动试验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