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电解系列柔性生产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16874.2 | 申请日: | 2021-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边韩国;俞永勤;黄群贤;王有山;张建平;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斯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C3/06 | 分类号: | C25C3/06;C25C3/16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90 | 代理人: | 孙笑飞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系列 柔性 生产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铝电解系列柔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铝电解系列的电解槽平均分布设置在两排平行并列设置的厂房中,电解槽沿厂房长度方向依次排布,且两排厂房的电解槽位置一一对应;
两排厂房中,一排为进电侧厂房,另一排为出电侧厂房,铝电解系列电流从进电侧厂房前端流入,在后端接入出电侧厂房后,从出电侧厂房的前端流出;
根据电力负荷或需求情况确定需要停槽的电解槽数量X,当需要停槽时,从进电侧厂房的后端开始数出X/2台电解槽,在数出的电解槽进电侧连接进电侧厂房母线,在出电侧厂房相对应的电解槽出电侧连接出电侧厂房母线,之后通过厂房外母线将进电侧厂房母线和出电侧厂房母线电连接;
当需要增加停槽数量时,确定新增停槽数量Y,从进电侧厂房中靠近进电端的进电侧厂房母线处开始数出Y/2台电解槽,在数出的电解槽进电侧连接新的进电侧厂房母线,在出电侧厂房相对应的电解槽出电侧连接出电侧厂房母线,之后通过厂房外母线将进电侧厂房母线和出电侧厂房母线电连接;
当需要开槽时,确定开槽数量Z,从进电侧厂房中靠近进电端的进电侧厂房母线处开始,向后数出Z/2台电解槽,在数出的电解槽进电侧连接进电侧厂房母线,在出电侧厂房相对应的电解槽出电侧连接出电侧厂房母线,之后通过厂房外母线将进电侧厂房母线和出电侧厂房母线电连接;连接后,拆除其进电侧方向的其它进电侧厂房母线及其连接的厂房外母线和出电侧厂房母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电解系列柔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停槽时,如果已经安装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由进电侧厂房母线、出电侧厂房母线及厂房外母线组成的调节母线组,先拆除靠近进电侧厂房后端的调节母线组,再将其用于新的停槽操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电解系列柔性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解槽的立柱母线分为两组,分别连接两路进电侧厂房母线、出电侧厂房母线及厂房外母线实现停槽。
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铝电解系列柔性生产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进电侧厂房母线(10)、出电侧厂房母线(11)和厂房外母线(12)组成的调节母线组,厂房外母线(12)设置在两排平行并列设置的进电侧厂房(1)和出电侧厂房(2)之间,其两端分别连接进电侧厂房母线(10)和出电侧厂房母线(11),进电侧厂房母线(10)和出电侧厂房母线(11)分别设置在进电侧厂房(1)和出电侧厂房(2)内,并且均设有用于连接电解槽立柱母线的立柱连接软母线组件(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电侧厂房母线(10)和出电侧厂房母线(11)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厂房内连接母线(101)、第二厂房内连接母线(102)和第三厂房内连接母线(103),电解槽的立柱母线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与第一厂房内连接母线(101)连接,另一组与第三厂房内连接母线(103)连接,第一厂房内连接母线(101)偏转后与第二厂房内连接母线(102)连接,第二厂房内连接母线(102)和第三厂房内连接母线(103)连接至厂房外母线(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厂房内连接母线(101)偏转后通过第一软连接(13)与第二厂房内连接母线(102)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厂房外母线(12)由多段母线连接组成,每段母线均设置在拖车(19)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外母线(12)的每段母线均由多条平行的导电板组成,多条导电板的其中一组与第三厂房内连接母线(103)连接,另一组与第二厂房内连接母线(10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斯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斯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68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