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形极限试验用带钢试样及极限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4856.0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陈洪生;韩龙帅;刘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王瑞琳 |
地址: | 0632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形 极限 试验 带钢 试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形极限试验用带钢试样及成形试验方法,所述试样的长度方向为轧制方向,所述试样包括中心变形区、两个第一变形区、两个第二变形区和两个压边区,其中,中心变形区宽度≤80mm;每个第一变形区宽度>中心变形区的宽度以使所述试样的两侧均呈现出一个阶梯,每个第二变形区宽度>第一变形区宽度以使试样的两侧均呈现出另一个阶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成形极限试验成功率≥91.67%,远远超出了按照GBT15825.8‑2008和GB/T 24171.2‑2009标准制备的试样成形极限试验成功率67%。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的金属材料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形极限试验用带钢试样及极限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带钢具有一定的塑性,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变形,对于塑性的好与差可以通过成形极限试验来获得带钢的成形极限曲线,从而判断带钢的成形性,这是判断和评定带钢成形性最为简洁和直观的方法。
依据国标GBT15825.8-2008金属薄板成形性能与试验方法第8部分:成形极限图(FLD)测定指南中规定:“出现下述任一情况,试验无效:a)试样的缩颈或开裂发生在凹模孔口附近;b)使用不同宽度试样时,试样侧边发生撕裂;c)试样在拉伸筋附近破裂。”目前试样进行成形极限性能检测,经常出现上述的a)所说的开裂位置发生在凹模孔口附近,也就是出现在凸包的边部位置(黑色椭圆标注部分),如图1所示,从而导致检测失败的情况,因此对带钢进行成形极限检测中,每次要准备3个试样,如果第一个试样检测失败,则启用另外两个备用试样。经过一段时间的成形极限试验成功数据统计,目前,试样检测成功率大概在67%左右,成功率偏低,导致重新取样测试,耗费人力、物力成本,高校院所成形极限试验检测报价在3-4万元/套。从实验细节出发,在满足检测标准的前提下提升试验成功率,需求突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形极限试验用带钢试样及极限试验方法,该试样的检测成功率可≥90%,成功率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形极限试验用带钢试样,所述试样的长度方向为轧制方向,所述试样包括,
中心变形区,所述中心变形区宽度9-64mm;
两个第一变形区,两个所述第一变形区的一端分别与所述中心变形区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一变形区宽度>所述中心变形区的宽度以使所述试样的两侧均呈现出一个阶梯;
两个第二变形区,两个所述第二变形区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变形区远离所述中心变形区的一端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变形区宽度>所述第一变形区宽度以使所述试样的两侧均呈现出另一个阶梯;
两个压边区,两个所述压边区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变形区远离所述中心变形区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变形区宽度为15-70mm,每个所述第二变形区宽度为20-80mm。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变形区长度为11-16mm,每个所述第二变形区的长度为50-65mm。
进一步地,所述试样还包括多个第三变形区,每个所述第三变形区形状呈现为斜边是弧形的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分别与所述第一变形区和所述中心变形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试样的厚度为0.2-3.0mm。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带钢试样成形极限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上述的带钢试样;
用覆盖物覆盖所述待试验试样的两个压边区后,进行涂料喷涂,获得具有涂料的试样;
去掉所述具有涂料的试样压边区的覆盖物后进行成形极限试验。
进一步地,所述试样的厚度和所述压边力满足如下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4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