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3756.6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4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吴永琪;陈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05 | 分类号: | A62C31/05;A62C37/38;F24F7/06;F24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智慧 消防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消防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其包括喷淋灭火模块、气体灭火模块和智能排烟模块,所述喷淋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上设置有若干细水雾喷头;所述气体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灭火气体储存罐和连接所述灭火气体储存罐并沿建筑物内部铺设的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所述智能排烟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顶部的主排烟管道和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侧壁的辅助排烟机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所述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若干救援信号发射器和救援机器人。本申请具有提高建筑物内消防安全水平及人员保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消防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供人们生活、工作的建筑物内,装修装饰逐步高档化,电器设备增多,各类场所规模迅速扩大,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突出。
然而许多建筑物内仅安装灭火喷淋管道并配合使用一些烟雾报警器,火灾发生时,通过灭火喷淋管道喷淋灭火。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火灾发生时,一旦火势过大、烟雾产生量过多时,极易造成人员被困、不明方向并烟雾窒息,消防安全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建筑物消防安全水平,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物智慧消防系统,包括喷淋灭火模块、气体灭火模块和智能排烟模块,所述喷淋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输水管路,所述输水管路上设置有若干细水雾喷头;
所述气体灭火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灭火气体储存罐和连接所述灭火气体储存罐并沿建筑物内部铺设的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
所述智能排烟模块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顶部的主排烟管道和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侧壁的辅助排烟机构;
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所述机器人辅助救援模块包括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内的若干救援信号发射器和救援机器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输水管路及若干细水雾喷头配合灭火气体输送喷射部件针对火源进行扑灭,同时主排烟管道及辅助排烟机构同步排放火灾产生的烟雾,有利于降低火灾蔓延的可能,减少建筑物内产生并弥漫的烟雾,建筑物内被困人员通过救援信号发射器及时发射求救信号,救援机器人根据信号位置及时到达指定位置为被困人员提供保护并指引安全逃生路线,减少在建筑物火灾发生时、烟雾过量造成被困人员视线受阻并无法准确寻找安全逃生通道的问题,提高建筑物消防安全水平。
可选的,所述主排烟管道上开设有若干用于朝向建筑物内部的吸烟口和若干用于连通建筑物外部的排烟口,且所述主排烟管道内位于所述排烟口处设置有排烟扇,所述输水管路沿所述主排烟管道的延伸方向安装在所述主排烟管道的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排烟管道通过若干排烟扇抽吸建筑物内上升的烟雾,同时输水管路沿主排烟管道的延伸方向安装,针对主排烟管道下方燃烧产生烟雾的火源进行及时扑灭,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灭火排烟效果。
可选的,所述喷淋灭火模块还包括用于安置在建筑物内的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信号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输水管路连接有用于预先安置在建筑物内的蓄水箱,且所述蓄水箱与所述输水管路之间连接有输水泵,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蓄水箱上并控制连接所述输水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传感器作为感烟设备,及时将烟雾信号输送至控制器,从而启动输水泵将蓄水箱内的存水抽送至输水管路内进行传输灭火,蓄水箱作为预备水源,提高输水管路水源供给效率并及时扑灭火源。
可选的,还包括用于铺设在建筑物侧壁上的循环水管路和用于连接所述循环水管路的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管路的两端连接有循环泵,另一端连通循环水箱,且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循环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钟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3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