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井围护结构及开挖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12564.3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利彤;崔言继;鲁凯;刘春生;王闵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8 | 分类号: | E02D17/08;E02D17/00;E02D17/18;E02D17/04;E02D19/04;E02D5/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梁轶聪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井 围护结构 开挖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顶管井围护结构开挖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平整场地:对预施工的场地进行平整,清除地面异物,根据绿色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场地围挡搭设,及时封闭,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开挖顶管井的地面位置;
(2)降水井施工:在待开挖的始发井外围的地面上设置若干个降水井,在始发井内设置1个降水井,并提前1周进行抽水作业;
(3)钢板桩施工:根据始发井的设计,在施工区域放线,插打单排环形封闭钢板桩;
(4)第一层土方开挖:进行施工范围内土方开挖,同步进行内侧降水井无砂管拆除,土方开挖至混凝土圈梁底标高后,进行混凝土圈梁施工;
(5)混凝土圈梁施工:焊接钢板桩耳板,铺设混凝土圈梁底、侧模板,围圈绑扎主体钢筋,焊接防坠落钢筋,最后,搭设砼模板支撑,浇筑混凝土圈梁混凝土,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5%后,拆除模板,形成混凝土圈梁支撑;
(6)后续节段施工及封底:重复步骤(4)和步骤(5),开挖至基坑设计底标高后,进行封底混凝土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及其开挖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采用固定模数拉森Ⅳ型钢板桩,所述钢板桩接口紧扣,每块所述钢板桩斜度不超过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及其开挖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土方开挖为钢板桩施工完毕后进行的地表土体挖除,其开挖深度满足第一层混凝土圈梁结构的深度,且保证围护桩对土体的支护作用满足土体稳定性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及其开挖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施工步骤中,将10-20 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架内,使它呈屏风状进行施打,首先将屏风墙两端的一组钢板桩打至设计标高或一定深度,并严格控制垂直度,然后在中间按顺序分 1/3或 1/2 板桩高度打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及其开挖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圈梁底模、侧模采用塑料材质。
6.一种顶管井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钢板桩和设置在若干所述钢板桩内侧的混凝土圈梁,若干所述钢板桩构成一环形围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桩采用固定模数拉森Ⅳ型钢板桩,每块所述钢板桩斜度不超过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圈梁的底模、侧模均采用塑料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井围护结构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顶管井围护结构开挖支护方法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25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阵列驱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葡萄果蔬汁配方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