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金交电自动控制的过载保护连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9960.0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3;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覃钊雄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交电 自动控制 过载 保护 连接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五金交电连接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五金交电自动控制的过载保护连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一,壳体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二,壳体内部活动连接有配合机构,壳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该五金交电自动控制的过载保护连接设备,通过弹簧三、移动环的相互配合,当永磁块与卡槽解除卡接时,弹簧三释放内部存储的弹性势能,使得移动环带动配合块向右移动,断开连接座一与配合机构的连接,使得内部电路断路,在产品出现过载情况时,切断电路保证了线路的安全性能,防止产品因电路过载而出现损毁的情况,有利于保护供电器、供电线路和用电器,且可以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交电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交电自动控制的过载保护连接设备。
背景技术
五金交电是通过导电金属对电力进行输送的过程,由于电路输送的距离限制,使得输送线路被分隔成多段,而线路之间通过连接设备进行连接,在连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线路电路过载而导致的设备损坏的情况,使得电源系统和用电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给用户造成了损伤,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在五金交电用连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连接设备需要解决电路通路的问题,在一般的连接设备中,连接处在电路工作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大,且热量不易消散,若电路长时间处于过载状态工作,会导致连接设备的损伤,造成线路损毁,同时供电器与用电器在过载状态下工作会使得自身使用寿命缩减,不利于用户的正常使用。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五金交电自动控制的过载保护连接设备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五金交电自动控制的过载保护连接设备,具备自动过载保护、可重复使用的优点,解决了普通连接设备无法过载时自动切断电路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过载保护、可重复使用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交电自动控制的过载保护连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一,壳体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二,壳体内部活动连接有配合机构,壳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机构,保护机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一、外壳二、电极柱、电变环,外壳一右侧固定连接有外壳二,外壳一与外壳二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极柱,外壳一与外壳二的外侧均活动连接有电变环,通过外壳一与外壳二的相互配合,便于产品的安装与拆卸,有利于内部零件的移动,有利于产品的功能实现。
优选的,所述配合机构包括配合块、导电柱、弹簧一、导电块、弹簧二、启动块、启动触环、线环、电磁铁,壳体内部活动连接有配合块,连接座二左侧固定连接有导电柱,配合块右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弹簧一,弹簧一内侧固定连接有导电块,配合块左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弹簧二,弹簧二左侧固定连接有启动块,配合块左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启动触环,配合块左侧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线环,配合块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磁铁,通过导电柱与弹簧二的相互配合,使得配合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与导电柱接触,保证了产品电路的稳定性,当配合机构与连接座一连接时,接通产品电路,实现了产品的连接功能,通过弹簧二、启动块与线环的相互配合,当产品内部电流过载时,线环产生的磁场强度大于设计值,启动块在磁力的作用下克服弹簧二弹力移动,实现了产品的自动控制功能。
优选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导向柱、弹簧三、卡槽,壳体内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导向柱,导向柱外侧活动连接有弹簧三,导向柱内侧开设有卡槽,通过保护机构与移动机构的相互配合,在移动机构接触与导向柱的卡接后,移动机构在弹簧三弹力的作用下带动配合机构与连接座一解除连接,实现了产品的保护功能,防止了产品因过载而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福大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