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钳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9529.6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0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余秋萍;孙鹏;赵斌;赵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1/571 | 分类号: | G05F1/571;G01R3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地址: | 10220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电路 | ||
1.一种电压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钳位电路用于测量碳化硅MOSFET的导通损耗;所述电压钳位电路包括: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电阻、驱动信号源、源极电阻和齐纳二极管;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电路引出正极端子,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电压测量正极端子;
所述驱动信号源的负极连接电路引出负极端子、源极电阻的一端和电压测量负极端子;
所述驱动信号源的正极连接栅极电阻的一端,所述栅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源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压测量正极端子;
若待测碳化硅MOSFET处于关断状态,待测碳化硅MOSFET的漏源极电压较大,待测碳化硅MOSFET的漏源极电压施加在齐纳二极管上,齐纳二极管被击穿,齐纳二极管击穿瞬间,源极电阻上的电流瞬间增大,源极电阻上的压降有一个骤增,源极电阻上的压降增加则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减小,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小于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时,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被关断,此时,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承担待测碳化硅MOSFET关断电压的大部分,将电压钳位电路中电压测量正极端子和电压测量负极端子之间的电位差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值;
若待测碳化硅MOSFET处于导通状态,待测碳化硅MOSFET的漏源极电压较小,不足以使齐纳二极管击穿,此时齐纳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流经源极电阻的电流较小,源极电阻上的压降减小,则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增加,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大于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时,场效应晶体管被导通,此时电压测量正极端子和电压测量负极端子之间的电位差,即是待测碳化硅MOSFET的导通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钳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3.一种碳化硅MOSFET导通损耗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系统包括双脉冲测试电路和电压钳位电路;
待测碳化硅MOSFET设置在所述双脉冲测试电路中;
待测碳化硅MOSFET的漏极和源极分别连接电压钳位电路的电路引出正极端子和电路引出负极端子;
所述电压钳位电路用于测量碳化硅MOSFET的导通损耗;所述电压钳位电路包括: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电阻、驱动信号源、源极电阻和齐纳二极管;
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电路引出正极端子,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电压测量正极端子;
所述驱动信号源的负极连接电路引出负极端子、源极电阻的一端和电压测量负极端子;
所述驱动信号源的正极连接栅极电阻的一端,所述栅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源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齐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电压测量正极端子;
若待测碳化硅MOSFET处于关断状态,待测碳化硅MOSFET的漏源极电压较大,待测碳化硅MOSFET的漏源极电压施加在齐纳二极管上,齐纳二极管被击穿,齐纳二极管击穿瞬间,源极电阻上的电流瞬间增大,源极电阻上的压降有一个骤增,源极电阻上的压降增加则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减小,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小于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时,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被关断,此时,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承担待测碳化硅MOSFET关断电压的大部分,将电压钳位电路中电压测量正极端子和电压测量负极端子之间的电位差限制在一个较小的值;
若待测碳化硅MOSFET处于导通状态,待测碳化硅MOSFET的漏源极电压较小,不足以使齐纳二极管击穿,此时齐纳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流经源极电阻的电流较小,源极电阻上的压降减小,则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增加,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源电压大于场效应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时,场效应晶体管被导通,此时电压测量正极端子和电压测量负极端子之间的电位差,即是待测碳化硅MOSFET的导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52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