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8896.4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99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王立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K9/70;A61P27/10;A61P27/02;A61K33/14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近视眼 阻止 重度 中药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中药组合物包括:红花萃取物、野菊花萃取物、决明子萃取物、石斛提取物、石菖蒲萃取物、远志萃取物、葛根提取物、食盐原药100‑150重量份、甘草萃取物20‑40重量份和蒲公英萃取物20‑40重量份。本发明所用中药属国家法定的药食同源范畴。该中药组合制备后,作用于眼部恒温外敷,短期使用后,可将低龄儿童眼睛屈光力快速提升至成人眼睛屈光状态,对低龄儿童青少年近视眼起到长期预防不易发生近视眼的作用。同时长期使用可有效阻止近视眼者近视眼重度化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可用于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用眼环境和未来用眼要求的改变,近视眼的高发生率、低龄化、重度化问题日益严重,眼睛是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人眼是人自出生后知识获取的重要器官,这一点充分说明了人眼睛的重要性。近视眼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的,这和人近距离用眼,眼睛睫状体肌的收缩调节有关,所以近视眼的发生是(近距离久视久劳)所致。年龄越小的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就越容易发生近视眼,近视眼发生后由于眼轴的增长和角膜曲率的异常导致眼睛屈光能力的整体下降,形成不可治愈,不可恢复的病理性障碍。而且,伴随其未来用眼程度的不同、身体素质的不同,近视眼不断加深加重,直至眼睛结构出现病理性损害而残疾。医学研究证明近视眼可以预防,但是在目前用眼环境下传统的预防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起到其应有的预防作用。
近视眼诊断不难,目前是通过眼睛远视力检查“裸眼视力”是否低常,如有低常,则进一步进行视光生理学检查,主要检查是眼轴、眼压、角膜曲率、屈光度、眼底照片等数据,再进行综合分析。近视眼预防为主,近视眼传统预防主要是“眼睛保健操”和长期坚持“户外活动”但是由于用眼环境变化和人性依赖过强这些弊端,传统预防已经无法阻止低龄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高发生率、低龄化和重度化问题。近视眼控度主要是以矫正方式用于控度,如戴框架眼镜、角膜塑形镜、成人近视眼的秒激光手术、镜片植入手术,但是这些方式都是单一的,没有直接针对近视眼病因和病理的系列控度。根据目前的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高发生率、低龄化和重度化情况,目前消减近视眼问题可采用预防的方式,研发可以简单预防,长期有效的近视眼预防产品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的中药组合物及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对低龄儿童的近视眼一级病因预防、二级临床前期预防、三级临床预防,早产儿吸氧所致弱视,学龄前儿童远视、弱视及散光效果显著。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以重量份计为:红花萃取物50-80重量份、野菊花萃取物80-120重量份、决明子萃取物20-40重量份、石斛提取物20-40重量份、石菖蒲萃取物20-50重量份、远志萃取物20-50重量份、葛根提取物50-100重量份、食盐原药100-150重量份、甘草萃取物20-40重量份和蒲公英萃取物20-40重量份。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预防近视眼和阻止近视眼重度化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成以重量份计为:红花萃取物70重量份、野菊花萃取物100重量份、决明子萃取物30量份、石斛提取物30份、石菖蒲萃取物35份、远志萃取物35份、葛根提取物80份、食盐原药120、甘草萃取物30份和蒲公英萃取物30份。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红花萃取物的规格为5-20:1,野菊花萃取物的规格为5-20:1,决明子萃取物的规格为5-20:1,石斛提取物中石斛多糖的含量≥85wt%,石菖蒲萃取物的规格为5-20:1,远志萃取物的规格为5-20:1,葛根提取物中葛根素的含量≥95wt%,甘草萃取物的规格为5-20:1,蒲公英萃取物的规格为5-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王立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王立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