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光谱监测与GIS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8840.9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7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师哲;任洪玉;丁文峰;杜俊;赵元凌;邹翔;蔡道明;牛俊;江民;杨晶;邓灵敏;汪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F16/29;G06Q50/26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狄宗禄 |
地址: | 43001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谱 监测 gis 耦合 山洪 灾害 动态 风险 评估 方法 | ||
1.高光谱监测与GIS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高光谱监测与GIS方法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系统,
所述评估系统包括高光谱遥感监测系统、小流域和县域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以及山洪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
所述高光谱遥感监测系统用于收集基础资料,确定遥感影像数据相应指标;
所述小流域和县域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用于数据分析与建模评价;
所述山洪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用于风险评估与区划;
所述高光谱遥感监测系统将确定的指标数据传送给小流域和县域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小流域和县域尺度山洪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将分析后的数据和评价数据传送给山洪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体系;
具体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构高光谱遥感影像技术应用系统:基于山洪灾害易发区内下垫面区域特征及山洪灾害特征,组合高光谱遥感平台和高光谱成像系统,建立动态条件下光谱识别方法、确定影像识别性能和参数,形成高光谱遥感影像技术应用系统,形成高光谱遥感技术手册;
步骤二:收集整理高光谱遥感影像技术应用系统对山洪灾害现场采集的数据,采用高光谱遥感技术手册和高光谱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遥感平台中不同分辨率的数据进行解译分类,提取山洪灾害信息,建立统一口径和技术标准的数据集;
步骤三:以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标准数据库为基本框架,小流域为统计单元,建构山洪灾害全要素地理信息系统全要素数据库,以遥感解译数据校检更新数据库中的内容;模拟单一灾种、复合灾种的演进与成灾过程;
步骤四:利用ArcGIS功能定量评价单一灾种、复合灾种山洪灾害关键影响要素对山洪灾害形成与发生的贡献,确定相应指标及阈值,以上述各类型山洪灾害的综合灾度为因变量,相应的降雨、土壤、地形、岩性土地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因子作为自变量,构建逐步回归方程;
步骤五:确定山洪灾害风险度的指标体系,分析确定基于小流域单元的不同空间尺度风险评估方法与指标数据统一量化标准;
步骤六:在ArcGIS中,将指标体系分级图转换为栅格格式;利用ArcGIS的格栅叠加计算功能,可得到山洪灾害危险性图和山洪灾害易损性结果图;
步骤七:依据风险度公式,将计算得到的综合危险性图层与最终易损性图层以乘积的形式等权叠加,归一化后得到多空间尺度的山洪灾害风险图,形成风险性等级划分图和区划图;
步骤八:根据主导因素与综合因素相结合、区域单元内部相对一致、以人为本的社会经济分析的山洪灾害区划原则,划分出特定区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在ArcGIS中叠加区域区划结果,形成下一级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谱监测与GIS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九;步骤九具体为:在完成风险性等级划分图和区划图以后,以各风险区划单元为单位,统计各单位多级区内风险度等级分布特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光谱监测与GIS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高光谱遥感平台包括卫星和无人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光谱监测与GIS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山洪灾害关键影响要素包括降雨大类、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土壤入渗力、土地利用产汇流能力、岩性可蚀性、人口资产综合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光谱监测与GIS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五中,山洪灾害风险度的指标体系包括危险性指标体系及等级划分标准、易损性指标体系及等级划分标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光谱监测与GIS耦合山洪灾害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光谱遥感监测系统包括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系统与遥感影像采集处理系统;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系统包括高光谱成像软件和数据采集软件;高光谱成像软件获取并解译山洪灾害因子遥感影像数据参数,计算确定遥感影像数据相应指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8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