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7723.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凤奎;马军林;闫恒斌;元晓平;康成云;周玉蓉;何永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拱桥 拱圈 混凝土 分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将主拱圈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分为腹板层、肋板层和顶板层,依次顺序分层浇筑,同时每一层以拱顶为中心左、右对称划分为多个奇数节段,同步对拱顶两侧相同位置的节段进行浇筑。由于采用分层分段浇筑方式,使得主拱圈混凝土浇筑期间下部支撑系统稳定、无变形,现场安全、有序、快速浇筑完成,混凝土整体性能好,各项指标满足规程规范要求。可有效解决场地紧缺、交通不便,以及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安全、快速地完成拱桥主拱圈混凝土的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现浇方法,特别是一种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
背景技术
前国内大型拱桥主拱圈较多采用预制+吊装方式,该方式要求现场场地较为宽阔,交通条件较为便利。相比部分拱桥施工不具备上述条件,故该部分主拱圈混凝土采用现浇方式加以解决,但一次性整体浇筑存在如下问题:
混凝土一次浇筑下部支撑系统受力较大,容易变形和沉降;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容易冷仓造成冷缝,影响混凝土整体性能;而且所需设备和人员投入较大,对于场地受限的区域,不便于施工组织;开仓前钢筋和模板安装量过大,浇筑过程不易保护,容易污染和变形;现场昼夜连续浇筑,不便于避让不利天气,安全隐患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该施工方法可有效解决场地紧缺、交通不便,以及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安全、快速完成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施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将主拱圈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分为腹板层、肋板层和顶板层,依次顺序分层浇筑,同时每一层以拱顶为中心左、右对称划分为多个奇数节段,同步对拱顶两侧相同位置的节段进行浇筑。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每一层的具体浇筑方法为:
A.将每一层以拱顶为中心左、右对称划分为多个奇数节段;
B.首先同步一次性浇筑两岸腹板层临近拱脚的节段;
C.然后一次性浇筑腹板层的拱顶段;
D.接着按照临近拱顶段、临近拱脚段的顺序进行浇筑,直至腹板层浇筑完毕;
E.重复步骤B-D完成肋板层以及顶板层的浇筑。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划分的每一个节段跨度为20~30m。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浇筑过程中,下一层最后浇筑的节段混凝土达到100%的设计强度后,开始施工上一层。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上、下两层相邻两节段的端头缝相互错开。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每一个节段施工过程中,在该节段上部采用压膜施工。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节段施工过程中,对后浇节段的钢筋进行焊接,使得同一层所有的钢筋连接为整体。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每层每节段结合部位进行凿毛处理,并在混凝土浇筑前铺设接缝砂浆。
前述的大跨度拱桥主拱圈混凝土分环分段现浇方法中,主拱圈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在在两岸L/8、L/4、3L/8、L/2位置处设置拱架变形观测点,观测点在桥轴线及上下游方向分别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7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