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预制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及加固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7708.6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7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儒伦;黄伟群;高恩结;章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5/04 | 分类号: | E03B5/04;E03B5/06;E03F5/22;E02D29/12;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地址: | 317399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预制 泵站 沉井 施工 方法 加固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及加固模具,施工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沉井开挖、井内泥浆清运、混凝土封底、泵站吊装及调试;步骤沉井开挖包括依次进行的:井口开挖,在施工区自地面向下挖掘单位深度;井口加固,在井口处安装加固模具,并使得内筒及外筒的下端贴合井底,且内筒及外筒的上端高于地面;再向成型空间内浇注混凝土浆料;沉井深挖,在施工区继续向下挖掘单位深度;井壁加固,成型空间中的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加固环,加固环向下移动,直至加固环的下端贴合井底;并再次向成型空间内浇注混凝土浆料;重复步骤沉井深挖及井壁加固,直至完成预定深度的挖掘。向下挖掘与混凝土凝固同步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泵站沉井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及加固模具。
背景技术
一体化预制泵站是提升污水,雨水,饮用水,废水的提升装备,由工厂统一生产组装后运至现场安装的加压泵站。
通常,一体化预制泵站埋设至地面以下。施工时,依次进行沉井开挖、井内泥浆清运、混凝土封底、泵站吊装、调试,进而完成泵站的现场安装。
沉井开挖时,为避免塌方,需要在井壁处浇筑混凝土进行加固。加固过程时,需等待混凝土凝固后,才能继续向下挖掘,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沉井施工方法及加固模具。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沉井施工用加固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沉井施工用加固模具,用于安装至沉井的井口处,包括同轴的外筒、内筒及连接件;
所述外筒的外周用于贴合沉井的井壁,且所述外筒的上端不低于地面;
所述内筒的外径小于外筒的内径,进而在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形成供混凝土浇筑的环状的成型空间,且所述成型空间的上下两端均为开口;
所述连接件呈环状,并覆盖所述成型空间的上端开口;所述连接件设有供混凝土浆料注入的浇注口;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筒及内筒的上端,且所述连接件还用于固定连接至地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井开挖时,先在施工区自地面向下挖掘单位深度以挖出井口,再将加固模具安装至沉井的井口处,并使得外筒及内筒的下端贴合井底,则利用井底封堵成型空间的下端开口,随后向成型空间内浇注混凝土浆料;在混凝土浆料凝固的过程中,在施工区继续向下挖掘单位深度,即向下挖掘与混凝土凝固同步进行;
成型空间中的混凝土浆料凝固后形成加固环,加固环向下移动单位深度,则加固环的下端贴合井底,加固环的外周贴合井壁,实现井壁加固;此时,再次向成型空间内浇注混凝土浆料,并且在混凝土浆料凝固的过程中,继续向下挖掘单位深度,进而实现向下挖掘与混凝土凝固同步进行,提高施工效率。
优选的,还包括销柱;所述内筒沿自身周向间隔设有销孔,所述销孔沿内筒的径向贯穿内筒的内外周;所述销柱同轴滑动嵌于销孔内,且所述销轴的一端伸入成型空间内;
所述销柱的轴向长度不大于成型空间的环宽,且所述销柱伸入成型空间内的一端用于支撑钢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外筒、内筒安装完成后,将销柱插入销孔内;再将环状的钢筋置入成型空间内,且钢筋置于销柱上;随后向成型空间内注入混凝土浆料,混凝土包覆钢筋,凝固后提高强度;
在施工区继续向下挖掘单位深度的过程中,加固环与加固模具之间的摩檫力,及销柱与销孔内周之间的相互作用,阻碍加固环的下落;完成挖掘后,通过敲击等方式,使得销柱完全嵌至加固环中,销柱脱离销孔后,成型空间中的加固环向下移动单位深度实现井壁加固;
或者,完成挖掘后,通过敲击等方式,使得销柱与加固环之间脱离,再拔出销柱以重复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7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