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液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7670.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4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从兵;杨凯;李志强;梁秀云;崔成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盛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E21D23/16;E21D2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何静 |
地址: | 23200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载 临时 支护 装置 液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的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液压系统,属于液压系统优化技术领域,包括掘进机,掘进机上设有支护换向阀,掘进机上还设有支撑连接架,支撑连接架上设有翻转油缸,翻转油缸的前端设有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的侧端设有折叠油缸,举升油缸与折叠油缸的顶端连接有前伸油缸,且翻转油缸、举升油缸、折叠油缸以及前伸油缸均与支护换向阀连接;本发明通过为每对油缸配置分流集油阀,保证每对油缸同步伸出或缩回,消除支护装置工作时的不平稳、卡顿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系统的优化方式,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临时支护装置是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流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机载式临时支护装置以掘进机为工作平台,能做到掘、护良好过渡,平台移位调整方便,具有灵活、省时、稳定的特点,大大加快了巷道成形速度。其主要动作包括翻转、举升、折叠、前伸,全部由液压油缸的伸缩来完成,液压系统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套装置运行是否流畅、操作是否简便、工作是否安全可靠。
由于作为工作平台的掘进机本身动作较多,液压系统较复杂,出于安全性考虑,现有的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液压系统设计分可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独立于掘进机之外,自成一套系统,掘进完成后,掘进机工作臂调整到合适姿态,断电停机,再开启临时支护装置开始支护工作,两者工作互不干扰;另一种是嫁接到掘进机液压系统上,和掘进机共用一组液压泵,在进行支护作业时,掘进机液压系统仍处于待命状态,目前主要靠人为监视、设置临时警示牌等措施来消除这类隐患。但是这两种模式都有着严重缺陷:第一种由于设置了两套液压系统,成本高昂且要想调整平台位置或姿态就必须频繁启停两套系统,操作繁琐;第二种靠人的行为来保证安全,一旦操纵手柄被误碰、误操作,掘进机就会动作,造成安全事故,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且由于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是左右对称结构,每一对工作油缸都是分置在左右两侧的,理想情况下,每一对左右两支油缸应该同步伸出或同步缩回,而实际运行时,由于液压系统存在脉冲和不规律波动,两侧油缸很难做到同步工作,活塞杆行程总是一长一短,这就造成支护工作面横向倾斜,往往需要来回拨动操纵杆数次才能调整到最佳状态,折叠收回时也存在同样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液压系统,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面临的作业时不够安全、机载临时装置动作不流畅、时常卡顿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的机载临时支护装置液压系统,包括掘进机,所述掘进机上设有支护换向阀,所述掘进机上还设有支撑连接架,所述支撑连接架上设有翻转油缸,所述翻转油缸的前端设有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侧端设有折叠油缸,所述举升油缸与折叠油缸的顶端连接有前伸油缸,且翻转油缸、举升油缸、折叠油缸以及前伸油缸均与支护换向阀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掘进机上设有油泵,所述油泵的一端与支护装置的支护换向阀连接,所述油泵的另一端与掘进机手柄供油换向阀连接,所述手柄供油换向阀与支护换向阀之间设有手动三通球阀,所述手柄供油换向阀与支护换向阀的反馈油路上连接有梭阀。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换向阀与翻转油缸之间设有两个第一分流集油阀,所述支护换向阀与举升油缸之间设有两个第二分流集油阀,所述支护换向阀与折叠油缸之间设有两个第三分流集油阀,所述支护换向阀与前伸油缸之间设有两个第四分流集油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支护装置与掘进机共用油泵,共享动力油源,在支护装置换向阀和为掘进机液控操纵手柄提供先导油的换向阀之间设置三通球阀,通过切换油路实现油泵只为准备工作的机构供给液压油,再在两组换向阀的反馈油路之间设置梭阀用于对两者的反馈信号进行比较,油泵只能接受到经过比较后的唯一信号,从而达到掘进机和支护装置的动作互锁,保证作业安全;同时为每对油缸配置分流集油阀,保证每对油缸同步伸出或缩回,消除支护装置工作时的不平稳、卡顿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盛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凯盛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移辅助器
- 下一篇:目标展示内容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