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用浮选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7637.X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2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崔广振;张颖;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24;C08G65/26;C02F101/32;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含油 污水处理 浮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用浮选剂及其制备方法,将多胺、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1,6‑己二胺与蒸馏水混合后,置于30‑40℃下,搅拌反应0.1‑0.3h,向上述反应容器中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完成后,保持30‑40℃下继续反应2‑4h;继续升温至45‑55℃,在45‑55℃下继续反应1‑3h,继续升温至65‑75℃,在65‑75℃下继续反应2‑4h后,即得到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用浮选剂。该浮选剂具有较高的阳离子度和表面活性,可快速降低油田含油污水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引气后便于获得微气泡,增强气泡和悬浮物的粘附程度,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非常适用于海上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并具有加药量小、起泡性强、净水效果优、除油率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用浮选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产液综合含水逐渐上升,在保证产油量稳产情况下,产水量逐渐上升,目前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接近饱和。海上油田在原油增产的同时,产水量及含油污染物排放量急剧攀升。如何解决海上油田污水处理时间短、特性各异、处理量巨大等问题,成为困扰海上油田生产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社会对环保及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海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为了缓解设备处理能力与含油污水处理量上升的矛盾,必须通过添加浮选剂,来提高现有设施的处理能力。
浮选机的发展带动了浮选剂品种和性能的发展,早期的浮选剂为无机小分子化合物,如明矾、三氯化铝、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但它们在应用中暴露出用量大,渣多等缺点。20世纪60~70年代,日本相继开发出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铝,目前我国不少炼油厂污水气浮处理仍然在使用这两种药剂。国外于80年代相继研制出有机阳离子高分子浮选剂,这类浮选剂因其用量少,破乳效率高,残渣低等优点,而迅速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油田于90年代针对含油污水水质特点,加快了有机大分子浮选剂的研究步伐,并相继开发了一些药剂,目前仍在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国外的浮选剂研制比较成熟,但国内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别。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有机水处理药剂品种较少,在使用上还比较粗放。我国对有机高分子浮选剂的研制、生产和应用,仍属薄弱环节。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对浮选剂作用机理的研究不够
国外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气浮原理。由于我国的浮选剂主要采用混凝剂,因而对混凝剂的浮选机理研究较深入,而对有机大分子浮选剂的浮选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国内现在的研究工作多偏重于实际应用,针对浮选剂的作用机理等基础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较少。只有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新型浮选剂的开发和应用,才能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
(2)系列化水平低,专用品种少
天然与改性阳离子有机高分子浮选剂相对国外而言品种较少。我国常采用的聚合高分子主要是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而发达国家无论是在给水还是在废水处理中,各种类型浮选剂都有较多应用,同时针对含油污水也开发出了相应的浮选剂,表现出粘度低,净水作用好等优点,而我国在油田污水处理浮选剂方面还鲜有报道,特别是针对海上油田含油污水处理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浮选剂均不能较好满足海上油田提产后,产水量及含油污染物排放量急剧攀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接近饱和,处理后的生产水含油量超标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用浮选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浮选剂具有较高的阳离子度和表面活性,可快速降低油田含油污水的表面张力,从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引气后便于获得微气泡,增强气泡和悬浮物的粘附程度,达到较好的净水效果,非常适用于海上油田含油污水的处理并具有加药量小、起泡性强、净水效果优、除油率高等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用浮选剂及其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6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