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6540.7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6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安;张延;唐儒闱;崔广卓;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孙娜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站 地下 厂房 通风 智能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将监测单元中的温度监测单元、湿度监测单元、人体感应模块和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安装在地下厂房内,可对地下厂房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进行监测,经过PLC终端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可自动对地下厂房内的空气进行控制,人体感应模块可对进入地下厂房的人们进行监测,温度监测单元、湿度监测单元和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递给PLC终端,经过对比模块对传输的数据与默认数据进行对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解决了通风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无法实时对地下厂房内的环境进行监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水电站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水电站运行时,会受到不同河流之间补偿调节的影响,要使水电站正常运行,需注意电站的检修。
在水电站中,为了节约面积和对设备进行放置,需要使用地下厂房,地下厂房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通风设备进行通风,而现有的通风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无法实时对地下厂房内的环境进行监测,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统,具有可自动操作,而且可实时对地下厂房内环境进行监测的特点,解决了通风设备在使用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无法实时对地下厂房内的环境进行监测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监测单元中的温度监测单元、湿度监测单元、人体感应模块和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安装在地下厂房内,可对地下厂房内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进行监测,经过PLC终端对监测的数据进行处理,可自动对地下厂房内的空气进行控制,人体感应模块可对进入地下厂房的人们进行监测;
B、温度监测单元、湿度监测单元和二氧化碳监测单元将监测到的数据传递给PLC终端,经过对比模块对传输的数据与默认数据进行对比,当温度过高时,通风空调设备将地下厂房内的空气排出,同时制造冷气,排入到地下厂房内,对温度进行调节,当湿度过高时,通过通风空调设备产生热量,可对地下厂房内的湿度进行调节,当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时,通过通风空调设备加速地下厂房内的空气流动,对二氧化碳含量进行调节;
C、将通风管道与地面连通,然后将组合式空调的出风口与通风管道的进风口连通,风机安装在通风管道内,方便将地下厂房内的空气排出,也方便外界的空气进入到地下机房内。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监测单元为多组,安装在地下厂房内的不同位置,方便对地下厂房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进行监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通风空调设备为多组,且与监测单元的数量相同,方便对监测单元监测的区域进行调节。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通风空调设备在进风时,需要经过通风空调设备过滤后才能排入到地下厂房内。
一种水电站地下厂房的通风智能控制系统,包括PLC终端,所述PLC终端包括对比模块,所述PLC终端的输入端与监测单元的输出端单向电线连接,所述PLC终端的输出端与通风空调设备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监测单元包括温度监测单元、湿度监测单元、人体感应模块和二氧化碳监测单元,所述通风空调设备,所述通风空调设备包括组合式空调、风机和通风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