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最短外露插入部的TYPE-C公头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6040.3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32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庄忆芳;张乃千 | 申请(专利权)人: | 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忆芳;张乃千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林口***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最短 外露 插入 type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最短外露插入部的TYPE‑C公头连接器,包括:公头本体、一传输线及一包覆体。该公头本体其上具有一插入部。该传输线是与该插入部电性连接。该包覆体是以包覆部份的该插入部及部份的该传输线。其中,外露于该包覆体外部的插入部长度为4.8mm‑5.0mm。本发明是将TYPE‑C公头连接器外露的插入部长度设定为4.8mm‑5.0mm,使TYPE‑C公头连接器外露的插入部与TYPE‑C母头连接器的接口插接时,该插入部皆完全不外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最短外露插入部的TYPE-C公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已知USB Type-C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SB)的硬件接口形式,外观上最大特点在于其上下端完全一致,与传统的Micro-USB相比不再区分USB正反面。因此,许多新款的行动装置、笔记本电脑、桌面计算机甚至是游戏机等3C装置开始使用这种端口。
目前的TYPE-C的母头连接器常常被安装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部,以供外部的TYPE-C公头连接器的传输线插接使用。在TYPE-C母头连接器在安装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部,由于该电子装置的壳体本身具有一定厚度,在TYPE-C公头连接器插接时,TYPE-C公头连接器的包覆体与壳体相抵接触时,易使TYPE-C公头连接器外露的金属壳体无法完全插入于TYPE-C母头连接器的接口中。因此,为了避免TYPE-C公头连接器的外露金属壳体无法完全插到该TYPE-C母头连接器的接口中时,都会将TYPE-C公头连接器的外露金属壳体长度加长,所以不管电子装置的壳体厚度多厚,依然使该TYPE-C公头连接器的外露金属壳体可以插接于该TYPE-C母头连接器的接口中。
然而,不是所有的电子装置的壳体厚度都相同,有些TYPE-C公头连接器的外露金属壳体的长度大于TYPE-C母头连接器的接口深度加上电子装置的壳体厚度,因此在TYPE-C公头连接器的外露金属壳体插入于TYPE-C母头连接器的接口时,该TYPE-C公头连接器的包覆体与电子装置的壳体之间存在一个间隔(GAP),此间隔让部份的金属壳体外露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外部。不但,有碍观瞻,也使外露的金属壳体长时间与空气接触氧化或堆满落尘,易使传输线信号传递发生错误或接触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是将TYPE-C公头连接器外露的插入部长度设定为4.8mm-5.0mm,使TYPE-C公头连接器外露的插入部与TYPE-C母头连接器的接口插接时,该插入部皆完全不外露。
为了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最短外露插入部的TYPE-C公头连接器,包括:公头本体、一传输线及一包覆体。该公头本体其上具有一插入部。该传输线是与该插入部电性连接。该包覆体是以包覆部份的该插入部及部份的该传输线。其中,外露于该包覆体外部的插入部长度为4.8mm-5.0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插入部其内配置有一绝缘座,该绝缘座上具有若干个沟槽,以该若干个沟槽组接若干个导电接脚。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绝缘座具有延伸于插入部末端外部的组接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有一电路板,其上具有若干个前连接端子及若干个后连接部,该若干个前连接端子与该若干个导电接脚电性连接,该若干个后连接部与传输线电性连接;另,于该电路板上还电性链接有若干个信号处理芯片,以提供TYPE-C在传递信号时,做信号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电路板上固接有一绝缘壳,该绝缘壳与该绝缘座的组接部组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含有一TYPE-C的母头连接器,该TYPE-C的母头连接器的接口深度为4.8mm-5.0mm。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该插入部为金属材质或塑料材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TYPE-C公头连接器内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忆芳;张乃千,未经巧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忆芳;张乃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0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