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地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离线再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5695.9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8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叶永康;吉田太郎;佐佐木友野;周莲;唐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栗田工业(苏州)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9/00 | 分类号: | B01J49/00;B01J49/50;B01J49/53;B01J49/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地 进行 离子交换 树脂 离线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地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离线再生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可移动组合式的树脂离线再生装置置于树脂用户现场以对树脂用户失效树脂进行再生;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树脂用户提供的氮气和过滤水对失效树脂进行反洗、分离;采用树脂用户提供的药品和超纯水对树脂进行再生。该方法有效降低树脂污染的风险,该方法还能提高树脂再生质量、提高出水水质、有效缩短再生和交付的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地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离线再生的方法,尤其是针对抛光混床树脂的现地离线再生。
背景技术
离子交换系统是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各种阴、阳离子进行置换的一种水处理工艺,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单独或按不同比例进行搭配可组成离子交换阳床系统,离子交换阴床系统及离子交换混床系统,而混床系统又通常是用在反渗透等水处理工艺之后用来制取超纯水、高纯水的终端工艺,它是用来制备超纯水、高纯水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混床就是把一定比例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装填于同一交换装置中的系统。通过混床可将水中的各种矿物盐基本除去,其被广泛应用在半导体电子、液晶行业等工业用超纯业超纯水、高纯水的制备上。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阳离子树脂、阴离子树脂会发生饱和从而丧失置换水中离子的能力,树脂需定期更换。可以采用采购新树脂进行更换的方式,但是新树脂交货时间长,目前通常需要1年的时间,而且树脂厂商提高价格,成本逐年上升,另外旧树脂丢弃,会增加环境负荷,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如果采用树脂再生的方式则可以实现树脂的持续再生利用,而且也能大幅度缩短交货时间、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现在离子交换混床系统的再生可分为体内同步再生(也称为在线再生)和体外再生(也称为离线再生)。体内同步再生的整个再生过程均在混床内进行,先向柱体内注入HCL(氯化氢),把阳树脂转成H型,再洗干净,然后注入NaOH(氢氧化钠),把阴树脂转变成OH型,再清洗干净,需pH值为中性。再生时树脂不移出设备外,且阳、阴树脂同时再生,因此所需附属设备少,布置集中。缺点是再生操作步骤复杂,耗时长,再生效果不稳定,对工人操作技能要求高,且再生废液易污染树脂等。
体外再生具有再生操作步骤简单,再生效果好,不易污染树脂等优点,但现有的体外再生式混床附属设施较多,需要配置树脂贮存塔等相关设备,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现有的体外再生都是在树脂工厂设置专门的体外再生设备,在客户现场将失效树脂取出后,运输到树脂工厂进行再生,再生完成后再运至客户现场,进行混合后使用。该过程树脂来回运输,周期较长,转移过程中树脂污染风险高;树脂工厂采用的是纯水,微粒子、微量金属不稳定,对树脂再生的效果会产生影响;阴阳树脂在树脂工厂内不混合,返回客户现场混合,最终出水水质无法检测;另外树脂保存及管理复杂,不同用户、不同品牌型号的树脂混入风险高,树脂再生会产生酸碱废液,需要单独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如何综合性解决上述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地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离线再生的方法,该方法有效降低树脂污染的风险,该方法还能提高树脂再生质量、提高出水水质、有效缩短再生和交付的周期。
本发明包含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现地进行离子交换树脂离线再生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是将可移动组合式的树脂离线再生装置置于树脂用户现场以对树脂用户失效树脂进行再生;
所述装置主要包括:树脂分离组件、阳树脂再生组件、阴树脂再生组件、树脂混合及检测组件;
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所述树脂用户提供的氮气和过滤水在所述树脂分离组件中对失效树脂进行反洗、分离;采用所述树脂用户提供的药品和超纯水在所述阳树脂再生组件、阴树脂再生组件中对树脂进行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栗田工业(苏州)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栗田工业(苏州)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6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