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5169.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权;何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A61D1/00 | 分类号: | A61D1/00;A61D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52602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弥漫性 损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包括撞击机构和旋转机构;撞击机构包括撞击台和可向撞击台运动并撞击撞击台的运动部;旋转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运动部上的旋转部和用于驱动旋转部转动的旋转驱动部。本发明的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中,在使用时,将实验动物(例如小白鼠)固定在旋转部上,旋转部在旋转驱动部的驱动下快速转动,运动部向撞击台运动靠近,在靠近的过程中,旋转部随运动部靠近并同时保持自身的快速转动,运动部撞击在撞击台上,从而对实验动物产生摔伤效果,从而使得实验动物摔至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昏迷状态,针对该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完善该疾病的整体认识,有利于预防或治疗护理该疾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创伤神经外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
背景技术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外伤使颅脑产生旋转加速度和/或角加速度,使脑组织内部易发生剪力作用,导致神经轴索和小血管损伤的颅脑损伤。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普及,该种颅脑损伤发生的机率下降,但仍有发生的可能。患者会表现为中到深度昏迷,持续时间在12小时以上,可合并轻度的生命体征的改变,患者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上升、呼吸变慢等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与日后生活。该颅脑损伤发生需要较为高级的影像检查才能确诊,从发生到确诊,一般存在时间较长的情况。该种颅脑损伤发生率较低,研究数据尚无其他外伤研究数据丰富,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致病机制或动物模型并加以研究,有利于预防或治疗护理该疾病,完善该疾病的整体认识。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以提供合适的动物模型以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其能够产生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动物模型,有利于预防或治疗护理该疾病,完善该疾病的整体认识。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装置,包括撞击机构和旋转机构;
所述撞击机构包括撞击台和可向所述撞击台运动并撞击所述撞击台的运动部;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运动部上的旋转部和用于驱动所述旋转部转动的旋转驱动部。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于将实验动物绑缚固定的绑缚组件。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部与所述运动部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部固定在所述运动部上并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轴转动。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撞击机构还包括固定架和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进端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运动部固定在所述转动杆的远端,所述撞击台位于所述转动杆的远端转动的必经路径上。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撞击驱动装置,与所述转动杆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杆相对于所述固定架转动。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杆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蜗簧,所述蜗簧将所述转动杆转动至所述运动部抵接于所述撞击台上,所述撞击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转动杆转动远离所述撞击台,同时所述蜗簧蓄能。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动部设有延伸超出所述旋转部的撞击边沿,以在所述运动部与所述撞击台撞击时,所述旋转部与所述撞击台无接触。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动部与撞击台撞击的一面设有倒角,以使所述运动部在所述倒角处与所述撞击台撞击且与撞击台平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未经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告受众区分方法、装置及设备
- 下一篇:一种逆向真空鞋垫定型机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