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4793.0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30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赵诚男;朴哉衍;李镇洹;兪智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29;H01F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包国菊;刘雪珂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包括:主体;支撑基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覆盖所述引出部;线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多个匝;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线圈单元;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在所述主体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单元和所述引出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11月23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20-015798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圈组件。
背景技术
电感器(线圈组件中的一种)是在电子装置中与电阻器和电容器一起使用的典型的无源电子组件。
随着电子装置的性能变得越高并且电子装置变得更小,电子装置中使用的电子组件的数量正在增加并且电子组件的尺寸减小。
通常,在薄膜型线圈组件的情况下,通过镀覆在支撑基板的两个表面上形成线圈图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形成为减薄的线圈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可包括:主体;支撑基板,设置在所述主体内;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上以覆盖所述引出部;线圈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多个匝;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线圈单元;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在所述主体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单元和所述引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可包括:主体,包括支撑基板、包括多个匝的线圈单元和第一绝缘层,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线圈单元以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线圈单元的顺序依次堆叠在所述支撑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引出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支撑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之间;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在所述主体上彼此间隔开,其中,所述第一外电极和所述第二外电极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单元和所述引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一种线圈组件可包括:主体,包括支撑基板、包括多个匝的线圈单元、第一绝缘层和引出部,其中,所述线圈单元、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引出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一外电极和第二外电极,在所述主体上彼此间隔开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线圈单元和所述引出部。在所述引出部的与所述支撑基板的所述第一表面平行的截面中,所述引出部的和所述第二外电极连接的外端的线宽与所述引出部的和所述外端相对的内端的线宽不同。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以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以上和其他方面、特征和其他优点将被更清楚地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的示图;
图2是沿图1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是图2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支撑基板、引出部、第一绝缘层和线圈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变型例的与图2的A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变型例的与图2的A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变型例的与图2的A部分对应的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L方向可被定义为第一方向或长度方向,W方向可被定义为第二方向或宽度方向,并且T方向可被定义为第三方向或厚度方向。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中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线圈组件,并且在参照附图的描述中,相同或相应的组件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