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电子通信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2137.7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云大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2/10 | 分类号: | E04H12/10;E04H12/00;B66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洪涛 |
地址: | 570000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电子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电子通信塔,包括地基、通信塔主体,通信塔主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地基的上侧:升降台,其设置于所述地基的上侧,所述升降台设置于所述通信塔主体的内侧;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内侧;爬升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两侧,所述爬升机构与所述升降台构成轴承连接结构;内部框架,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地基的上侧,所述内部框架嵌套设置于所述通信塔主体的内侧,且所述内部框架的上端与所述通信塔主体的上端构成固定连接结构。该智能化电子通信塔能便于在后期维护检修时便于工作人员在塔内进行升降,降低工作人员登塔时的劳动强度,且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并且便于工作人员携带维修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电子通信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电子通信塔。
背景技术
通信塔属于信号发射塔的一种,也叫信号塔,通信塔主体通常由钢结构件组成,主要用于微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为了保证信号的传输效果,需要将通信塔建造的较高。
但是现有的智能化电子通信塔在后期维护检修时需要工作人员在塔内的竖梯上攀爬,攀爬过程中途使用2个安全索,每爬升一段需要将低处的安全索解开然后固定在当前位置,接着继续攀爬,由于通信塔的高度较高工作人员在狭小的竖梯上攀爬劳动强度非常高,且需要不断的解开和固定安全索,操作繁琐,效率较低,并且便于工作人员携带维修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电子通信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智能化电子通信塔维护检修时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高,安全性较低,且不便于携带工具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电子通信塔,包括地基、通信塔主体,通信塔主体固定连接于所述地基的上侧:
升降台,其设置于所述地基的上侧,所述升降台设置于所述通信塔主体的内侧;
驱动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内侧;
爬升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升降台的两侧,所述爬升机构与所述升降台构成轴承连接结构;
内部框架,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地基的上侧,所述内部框架嵌套设置于所述通信塔主体的内侧,且所述内部框架的上端与所述通信塔主体的上端构成固定连接结构,并且所述内部框架与所述升降台构成滑动连接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工作人员用脚踩动脚踏板对驱动机构提供动力,同时通过驱动机构中的省力结构降低体力消耗,驱动机构带动爬升机构运动,爬升机构通过与内部框架的配合带动升降台整体进行上下移动,同时通过驱动机构内部的自锁机构进行锁定,可以使升降台停止运动时自动对位置进行锁定。
优选的,所述升降台包括有:
底座板,其设置于所述地基的上侧;
外壳,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板的上侧表面;
扶手,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上侧表面,所述扶手的结构形状为U字形;
坐凳,其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外壳的上侧表面;
稳定架,其分别设置于所述底座板的两端,且所述稳定架均与所述底座板和所述外壳构成固定连接结构;
辊轴,其均设置于所述稳定架的内侧,所述辊轴与稳定架构成轴承连接结构。
优选的,所述稳定架的结构形状为倒置的V字形,且所述稳定架的下侧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板和所述外壳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辊轴等距的直线分布于所述稳定架的内侧,且所述辊轴与所述内部框架构成活动连接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平台,便于工作人员在平台上进行升降操作,且便于工作人员在平台上放置各种维修工具,同时通过稳定架和辊轴提高升降台运行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未经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21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