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终端设备的电量计建模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0918.2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5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月冰;何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林永协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终端设备 电量计 建模 方法 计算机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电量计建模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上显示配置信息输入界面,通过配置信息输入界面获取配置信息;终端设备的电池根据配置信息进行充放电,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获取电池模型参数;将获取的电池模型参数导入至终端设备的电量计中。本发明还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高效、低成本的实现电池模型参数的建模,并且获得的模型的精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量计的电池参数建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基于终端设备的电量计建模方法以及实现这种方法的计算机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普通使用锂电池,由于锂电池的容量有限,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锂电池进行充电。为了使得锂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充放电的曲线更加接近于线性,通常需要对终端设备的电量计进行电池参数建模,即建立一个电池参数的模型,电量计以该电池模型参数来控制电池的充放电。
目前,对电池参数建模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由第三方设备或者基于第三方设备开发的建模工具实现,如电池分容柜配合上位机软件实现,例如通过电源、电子负载、模拟电池等配合上位机软件实现电池参数的建模。第二种方式是使用专门开发的建模工具板实现,这种工具板能够采集电池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等数据,并实现充放电控制。这种方式需要通过工具板上的单片机或者上位机完成对工具板信息的记录以及电池参数的建模。
然而,现有的两种建模方式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例如,建模需要第三方设备或者专门开发的设备,电池建模需求大时容易遇到设备不足问题。另外,由于现有的建模方式需要设备投入和维护,导致建模成本较高。最后,现有的建模方式,针对电池的充电条件、电池线路阻抗、系统负载条件难以跟终端设备上使用的电池的真实状态完全一致,容易引入误差,导致建模获得的电池参数模式不够准确,影响电量计对电池充放电控制的精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且能够获得的电池模型参数准确的电量计建模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基于终端设备的电量计建模方法的计算机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基于终端设备的电量计建模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实现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终端设备的电量计建模方法包括在终端设备上显示配置信息输入界面,通过配置信息输入界面获取配置信息;终端设备的电池根据配置信息进行充放电,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获取电池模型参数;将获取的电池模型参数导入至终端设备的电量计中。
由上述方案可见,直接在终端设备上对电量计的电池模型参数进行建模,建模过程中采集的是终端设备自身的电池充放电的参数,因此,本方法不需要采用专用的设备或者工具板实现,可以降低设备采购、维护的成本。并且,由于建模过程中采集的数据是终端设备的电池充放电的数据,也就是直接使用真实的电池作为建模的数据来源,使得建模获得的电池模型参数更加准确。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将获取的电池模型参数导入至终端设备的电量计后,还执行:根据电池模型参数判断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是否满足预设精度要求,如不满足,则对电池模型参数进行调整。
由此可见,建模后的电池模型参数并不是直接使用,而是先对电池模型参数进行精度测试,如果不满足预设的精度要求,还需要对电池模型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最终使用的电池模型参数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对电池模型参数进行调整包括:对电池模型参数进行二次以上的迭代调整,直至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满足预设精度要求。
由此可见,通过多次迭代调整,可以使得获得的电池模型参数更加准确,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更加满足精度的要求。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判断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是否满足预设精度要求包括:判断电池的充放电曲线是否满足预设的线性度精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芯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