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步处理的雷达目标二维CA-CFAR检测快速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0768.5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1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赵会宁;贺思三;王瑞军;田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6F1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梁宝龙 |
地址: | 71005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步 处理 雷达 目标 二维 ca cfar 检测 快速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步处理的雷达目标二维CA‑CFAR检测快速实现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雷达发射相参脉冲串对目标进行探测后得到的距离‑多普勒二维回波数据矩阵,对各检测单元对应的参考单元求和矩阵进行初始化;S2:利用GPU多线程并行计算参考单元求和矩阵;S3:利用GPU多线程并行计算保护单元求和矩阵;S4:利用GPU多线程并行计算每一个检测单元的m阶统计矩;S5:进行门限检测,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本发明中二维CA‑CFAR检测快速实现方法以CPU+GPU为硬件基础,利用CUDA进行异构并行运算,将检测任务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小单元,分步对参考单元求和矩阵和保护单元求和矩阵进行计算,大大提高雷达回波处理的效率,实现了真实目标的正确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目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分步处理的雷达目标二维CA-CFAR检测快速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雷达发射相参脉冲串对目标进行探测后经过信号处理可形成距离-多普勒二维回波数据,目标检测的任务是从距离-多普勒矩阵的每个检测单元中作出判决。单元平均恒虚警(cell averaging 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CA-CFAR)处理是雷达目标检测的基本方法,其基本原理如附图1所示,对于每一个检测单元,在二维平面上取出R个参考单元,然后根据这R个单元的采样平均值估计检测门限。
逐点进行二维恒虚警检测对应运算量巨大,为了降低运算复杂度,赵明波,何峻,付强等人提出逐像素点滑窗迭代方法,属于一种典型的CPU端优化方法,该类方法通过减小参考滑窗对距离-多普勒图像遍历时的重复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但是在该方法中后一个点的计算需要依托前一个点的计算结果,不具有相互独立性,不能直接用于GPU加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分步处理的雷达目标二维CA-CFAR检测快速实现方法,以CPU+GPU为硬件基础,将检测任务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小单元,利用CUDA进行异构并行运算,大大提高雷达回波处理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基于分步处理的雷达目标二维CA-CFAR检测快速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以CPU+GPU为硬件基础,利用CUDA进行并行运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雷达发射相参脉冲串对目标进行探测后得到的距离-多普勒二维回波数据矩阵,对各检测单元对应的参考单元求和矩阵进行初始化;
S2:利用GPU多线程并行计算参考单元求和矩阵;
S3:利用GPU多线程并行计算保护单元求和矩阵;
S4:利用GPU多线程并行计算每一个检测单元的m阶统计矩;
S5:进行门限检测,得到检测单元对应的检测结果。
进一步的,步骤S1的具体操作包括:
基于输入数据矩阵大小,在GPU设备端初始化两个大小为Nr×Nf的临时矩阵,分别用来按列存储连续Rr个参考单元和RP个保护单元的求和值,并将其初始化为零;其中Nr为距离单元数目,Nf为频率单元数目;Rr为距离维的参考单元数,RP为距离维的保护单元数。
进一步的,步骤S2的具体操作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7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圈马达磁石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自聚焦球透镜加工的球面研磨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