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处作业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0101.5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9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范大明;蒋革;李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A61B5/01;A61B5/02;A61B5/0205;A61B5/021;A61B5/145;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617064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处 作业 安全监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处作业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包括环境监测单元、生命体征监测单元、行为监测单元、数据库、处理器和报警器;环境监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信息,生命体征监测单元用于采集生命体征数据,行为监测单元监控和记录采集工人作业时的影像和动作画面;环境监测单元、生命体征监测单元和行为监测单元分别与数据库、处理器和报警器之间有连接,并将所采集到的相关信息上传至数据库存储;处理器分别与数据库和报警器有数据连接,以调取存储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能够对作业人员在其施工作业前对其身体状况及环境信息进行监测并判断是否满足安全作业条件,并且实时监控作业人员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并进行警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处施工监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处作业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距坠落基准面2m及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之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只要坠落均会造成伤亡,因施工人员长期在高处工作,天气等环境因素、作业人员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操作是否规范都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例如工作人员经常会超负荷工作,在此情况下,其身体体征状况可能会发生突然变化,甚至从高处跌倒坠落,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此外天气温度、风速以及工作人员自身操作规范等均有影响。
现有的高处作业安全监管手段,主要通过管理人员现场管控或单一的摄像头人为监控,在工作过程中,缺乏区域性实时、有效性的信息化多种安全因素的实时监管,并进行及时预警提示,管理效率低,安全管控极易出现疏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处作业安全监管系统及方法以监测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的体征数据和环境信息分析以及行为信息实时监控,更为有效和持续的保证作业区域现场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处作业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环境监测单元、生命体征监测单元、行为监测单元、数据库、处理器和报警器;所述环境监测单元用于实时检测周围的环境信息,所述生命体征监测单元配置用于采集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数据,所述行为监测单元包括用以覆盖所有作业区域的全景摄像头,监控和记录采集工人作业时的影像和动作画面;所述环境监测单元、生命体征监测单元和行为监测单元分别与数据库、处理器和报警器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数据连接,并将所采集到的环境信息、生命体征数据和行为信息上传至数据库存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数据库和报警器有数据连接,以调取存储数据信息进行实时对比分析。
优选的,所述生命体征监测单元包括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实时上传生命体征数据至数据库。
优选的,所述环境信息至少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热指数、风速。
优选的,所述生命体征数据至少包括:体温数据、心率数据、血压数据、脉搏数据、血压饱和度数据、呼吸频率数据。
优选的,所述环境监测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速测量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可通过在处理器中设置阈值的方式划分风险等级,且所述处理器传递控制信号至报警器。
优选的,此高处作业安全监管系统,还包括用以穿戴在作业人员身上的安全带装置,所述安全带装置包括安全扣、用以固定挂扣的挂钩和功能箱,所述挂钩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及第一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与第一红外线接收装置相对设置,当将所述挂钩固定扣入在栏杆上后,信号断开得以感应;所述功能箱中安装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装置连接及信号接收器连通,所述信号接收器收到数据信号后反馈至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嵌入在挂钩内侧,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的对侧开有通孔,信号穿过所述通孔为所述第一红外线接收装置感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1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