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螺栓里氏硬度精确测定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9561.0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越;杨坚;王翱;蒋涛;谢军军;孙旭;原永亮;刘欣;侯兴隆;赵婧婍;戴俊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穆丽红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螺栓 里氏 硬度 精确 测定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厂螺栓里氏硬度精确测定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夹具,固定夹具包括上夹具及下夹具;下夹具包括下夹具第一夹持部、下夹具第二夹持部、下夹具第一底座、下夹具第二底座;下夹具第一夹持部设有下夹具第一接触面,下夹具第二夹持部设有下夹具第二接触面;上夹具包括上夹具第一夹持部、上夹具第二夹持部;上夹具第一夹持部设有上夹具第一接触面,上夹具第二夹持部设有上夹具第二接触面;下夹具第一接触面、下夹具第二接触面、上夹具第一接触面、上夹具第二接触面形成用于夹持待测定小质量螺栓的夹持空间。本发明在现场里氏硬度检测的过程中,对于质量较小的螺栓进行夹持,增加负重,使得现场里氏硬度检测值接近真实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螺栓里氏硬度精确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螺栓里氏硬度精确测定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螺栓作为标准件之一,在工业生产当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螺栓是锅炉、汽机、蒸汽等压力管道阀门上的重要紧固件。紧固件在机械构件中起到连接、定位以及密封等作用,螺栓连接是机械制造与机械设备安装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用量非常大。螺栓连接由于所使用的场合不同,其所受的应力状态和环境因素作用有时也非常复杂。火力发电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 438-2016》中将M≥32的螺栓列为重要的金属监督部件,规程中规定机组每次A修期间对于M≥32的螺栓应进行100%的硬度检验,检查部位为螺栓光杆处。由于现场条件限制螺栓硬度检验一般采用现场里氏硬度转换为布氏硬度进行评价。
里氏硬度检测方法采用规定的碳化物冲击体在一定的弹力作用下,以一定的速度冲击试样表面。将冲击体距试样表面1mm处的回弹速度与初始冲击速度的比值乘以系数1000,定义为里氏硬度。
里氏硬度计的计算公式如下:HL=1000×Vb/Va,式中:
HL-里氏硬度符号
Va-球头的冲击速度,m/s;
Vb-球头的反弹速度,m/s。
根据里氏硬度的检测原理可知,被测表面光洁度,有无油污锈迹;测量角度;被测表面的曲率;以及被测物体的厚度质量等,均对里氏硬度的真实值产生影响。实际检测过程中质量较小的螺栓现场里氏硬度实测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电厂螺栓里氏硬度精确测定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固定、增加螺栓质量,减小实际测量中里氏硬度与螺栓真实硬度值的偏差,解决螺栓质量较小导致里氏硬度检测值与真实值存在偏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电厂螺栓里氏硬度精确测定的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待测定小质量螺栓的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包括上夹具及下夹具;
所述下夹具包括下夹具第一夹持部、下夹具第二夹持部、下夹具第一底座、下夹具第二底座;所述下夹具第一底座与所述下夹具第一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第二底座与所述下夹具第二夹持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夹具第一底座、下夹具第二底座设有底座螺栓定位孔,用于通过底座定位螺栓与现场试验台固定连接;
所述下夹具第一夹持部设有下夹具第一接触面,所述下夹具第二夹持部设有下夹具第二接触面;所述下夹具第一夹持部、下夹具第二夹持部设有下夹具第一螺栓连接孔、下夹具第二螺栓连接孔;
所述上夹具包括上夹具第一夹持部、上夹具第二夹持部;所述上夹具第一夹持部设有上夹具第一接触面,所述上夹具第二夹持部设有上夹具第二接触面;所述上夹具第一夹持部、上夹具第二夹持部设有上夹具第一螺栓连接孔、上夹具第二螺栓连接孔;
所述下夹具第一夹持部、下夹具第二夹持部通过下夹具夹持部连接螺栓及下夹具第二螺栓连接孔装配连接;
所述上夹具第一夹持部、上夹具第二夹持部通过上夹具夹持部连接螺栓、上夹具第二螺栓连接孔装配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9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