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辐流式二沉池污泥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7989.1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艺;谢晋;刘华光;侯子泷;黎柳记;刘向荣;戴仲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B01D21/02;B01D21/24;B01D21/30;C02F3/00;C02F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五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90 | 代理人: | 胡明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流式二沉池 污泥 再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流式二沉装置及污泥再生方法,该辐流式二沉装置包括:包括罐体、内筒、外筒、曝气组件和进水管;所述罐体下端收口设置形成聚集污泥的斜面;内筒,设置在所述罐体中,且上下贯通设置,所述内筒内部形成曝气区;外筒设置在所述内筒外周,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区域形成循环区,所述外筒与罐体之间的区域形成排水区;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所述曝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曝气区。本发明采用曝气的方式对污泥进行活化再生,使来自生化池的污泥能够在微氧条件下活化再生,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能力,减少污泥在装置再释磷的情况,减少污泥回流量,可以有效降低因加大回流量而带来的额外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流式二沉池污泥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的功能微生物决定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性能。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分为适应期、对数增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处于稳定期的污泥对水体中的COD、氮、磷的降解作用最为明显。(主要的初级代谢同菌体的生长过程呈平行关系)因此保持污泥处于具有相对高效降解能力的稳定期对于水体的脱氮除磷具有重要意义。
活性污泥法处理市政污水,通常要在装置进行泥水分离以实现污泥的回流,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浓度。然而装置底部的环境属于厌氧环境,这对于系统中大多数的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活性是极其不利的,两者的代谢降解能力会由稳定期转变到衰亡期,势必会影响到在生化池的污水处理效果。其次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也会释磷,导致出水磷含量升高,对降低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不利。
现有的工艺通常直接将装置污泥回流到生物池中,这虽然起到了对老化污泥的筛选以及对污水处理系统中污泥量的保持,却忽略了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在起作用前有一段活性恢复期,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尽人意。即使处理效果良好,生化池的体积也必然增大。
目前已有成功应用的工艺,将装置污泥回流到污泥再生池取代直接回流到厌氧段,然而考虑到城市用地成本在不断增加,污泥再生池的应用势必导致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成本的增加。因此本专利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方法降低应用污泥再生池的建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应用污泥再生池对活性污泥进行活化的污水处理厂建造成本增加的问题。具体表现在污水厂需要新建污泥再生池对来自装置的回流污泥进行长时间的静置,需要较大的池面积来工作运行,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建造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辐流式二沉装置,包括罐体、内筒、外筒和进水管;
所述罐体下端收口设置形成聚集污泥的斜面;
内筒,设置在所述罐体中,且上下贯通设置,所述内筒内部形成曝气区;
外筒,设置在所述内筒外周,且上边缘高于所述内筒,所述外筒与内筒之间的区域形成循环区;
所述外筒与罐体之间的区域形成排水区;
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中;
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下端开放设置,形成水流通道。
优选地,所述辐流式二沉装置还包括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曝气区中的曝气件以及与所述曝气件连通的进气管,所述曝气件上设置有气孔。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自所述罐体的下部向内延伸至所述曝气区,所述进水管外周设置有连接所述内筒的第一安装座;所述罐体内壁设置有连接所述外筒的第二安装座。
优选地,所述集污斗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所述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排水区的溢流堰,所述内筒的上端低于溢流液面,所述外筒的上端高于溢流液面。
优选地,所述内筒与所述斜面保持一定的间距,所述间距的大小为5-100mm。
优选地,所述外筒与斜面的间距要小于内筒与斜面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线端子组件的组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对中定心结构的振动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