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红豆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7930.2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家跃;王宝珠;李晓萍;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红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王宝珠;张家跃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10;A01G24/20;A01G24/15;A01G24/12;A01G24/28;A01G13/00;A01G2/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面积 规模化 种植 红豆杉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苗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红豆杉的繁育方式种子育苗发芽率低、发芽期长,扦插生根率低且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红豆杉的方法。步骤为:育苗容器以及育苗材料的准备、插条选择、插条剪枝、扦插、苗期管理、移栽大田以及大田管理;与传统的扦插生根率比,其生根率可由5%提高到80%以上;可实现工厂化育苗,除嫩枝剪取、种苗扦插外,可全程机械化操作,便于管理,可实现工厂化育苗、移栽;缩短了缓苗期、移栽成活率高,根系发达后连同育苗容器或材料一起移栽,只要严格管理,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且移栽可实现全程机械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红豆杉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豆杉系红豆杉科,又名紫衫,传统的植物育种(苗)方法有以下几种:
种子育苗:大凡带有坚硬外壳的植物种子都需要经过百天,甚至更长的休眠才能发芽,否则当年直播只能笠年发芽,打破休眠期的方法一般常采用秋冬沙藏处理,临播种前浸泡、春季下播,但此种方法经反复试验对红豆杉之类珍稀植物来说,仍需27个月沙藏处理,才有极少数发芽。
扦插育苗:当植物休眠停止生长后,将一年生的枝条剪成所需长度的插条沙藏,待笠年春季气温回升后扦插。但对红豆杉之类难生根植物来说几乎没有成活的可能,即使扦插前用生根粉处理也只能达到5%左右的生根率。
嫁接育苗:秋冬剪取的植物种条即行沙藏处理,待笠年植物基砧萌芽前采用“插接”或“枝接”的方法,或者在盛夏植物进入二次短暂的休眠期后,利用叶芽进行“芽接”的方法均可完成植物的繁殖目的。但红豆杉根部独特的含药量,该种繁育方式只适用于观赏品种或采收枝叶品种繁育。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红豆杉的繁育方式种子育苗发芽率低、发芽期长,扦插种植生根率低且移栽成活率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红豆杉的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面积规模化种植红豆杉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育苗容器以及育苗材料的准备:沙壤土、腐叶、发酵过的羊粪、细沙或珍珠岩混合氮磷钾肥料作为培养料,容器为黑色可降解培育钵,将培养料置入钵内并压实;然后经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或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
(2) 扦插前灭菌处理:扦插过程所用工具以体积浓度为75%的乙醇水溶液浸泡1-5h,然后用蒸馏水充分清洗,以75%的乙醇擦拭;
(3)插条选择:选用嫩枝或硬质种条作为插条,嫩枝选用1-3年龄红豆杉树的嫩枝,硬质种条选取8-15年树龄的雌红豆杉的半木质化枝条,或者是5-10年树龄的雄红豆杉的半木质化枝条;每年5-6月份剪取半木质化枝条作插条;采枝在早晚或阴天进行,插穗应随采随扦插,短期保存选择阴潮的室内或沙藏或窖藏保存;
(4)插条剪枝:插条按10-30cm截成穗,去基部5-10cm枝上的叶片,然后剪成30-60︒角的斜口,切口做到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芽;插穗按粗度分级捆扎,并作雌性或雄性标记;然后浸泡生根剂3-10h后进行扦插;生根剂为:100-200mg/L的吲哚乙酸或浓度为3×10-5-5×10-5mg/L的ABT 7号;
(5)育苗扦插:种苗扦插:将处理好的插条置于培育钵中,扦插深度为8-15cm;将培育钵按照3-6cm钵距,5-10cm深度置于土地上,3个月后进行育苗扦插;
育苗扦插:将培育钵置入苗穴中并压实,每10-30行雌株间隔1-2行雄株;若所得扦插苗为大棚种苗,扦插深度为15-20cm;若所得扦插苗为大田苗,扦插深度为30-4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红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王宝珠;张家跃,未经山西红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王宝珠;张家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