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7241.1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9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许洁;韩刚;米传民;胡军;伦涛;柳璇;徐润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陈丽丽 |
地址: | 2140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块 携带型 短路 接地线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网络监测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其中,包括:接地线数据采集系统、区块链系统和管理系统,接地线数据采集系统和管理系统均与区块链系统通信连接;接地线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使用状态数据;区块链系统用于对使用状态数据采集加密算法和共识算法进行加密和共识确认形成区块,且将形成的区块添加至区块链;管理系统用于对区块链系统存储的使用状态数据进行监测和显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能够确保接地线安全工器具的规范操作和安全管控,解决电网安全保障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监测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安全装设接地线是保障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安全的重要技术措施,可防止突然来电造成的对人体的伤害。电网系统日趋复杂,作业过程中临时接地线使用频繁且地点分散,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国内外对于接地线防误、管控等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电力安全硬件设备方面的基础。随着区块链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工作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展开。基于时空布隆过滤器的 RFID 数据冗余清洗算法,利用 ZigBee 技术,基于物联网对作业现场接地线挂接、拆除等进行状态判断,通过 GPS 技术实现接地线的位置跟踪,对高压接地线专用存放柜的存放和出入库监管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接地线管理从系统角度进行了设计与应用研究探讨。但目前大部分研究针对接地线的软件或硬件部分进行技术解决,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临时接地线安全监测问题,且在流程上存在漏洞,参与各方信息不对称,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传统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智能化的监测手段,常出现漏挂、错挂、漏拆等情况,给人身、设备以及电网安全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件,如何解决接地线挂接可靠问题,精确识别接地线地理位置和入地深度、实现对电力线路工作接地线的实时监测,仍是电力安全管理的重要问题。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应用模式,其底层技术包含分布式的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分布式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通过加密算法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通过分布式共识算法在分布式环境下实现数据的一致性和容错性,分布式账本则实时提供了其去中心化的特征。由于区块链带来的信任机制、可追溯、隐私保护等特性,对传统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能安全存储数据,信息不可伪造和篡改,可以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在银行业、网络安全、产品溯源等业务场景中有广大的应用前景。
鉴于传统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存在的缺陷和区块链的特征,可以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去改造现有短路接地线,从而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方法,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短路接地线无法实现安全监测的问题。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监测系统,其中,包括:接地线数据采集系统、区块链系统和管理系统,所述接地线数据采集系统和所述管理系统均与所述区块链系统通信连接;
所述接地线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使用状态数据;
所述区块链系统用于对所述使用状态数据采集加密算法和共识算法进行加密和共识确认形成区块,且将形成的区块添加至区块链;
所述管理系统用于对所述区块链系统存储的所述使用状态数据进行监测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线数据采集系统包括:
挂接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操作棒端,且与AI芯片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携带型短路接地线与接地线紧固件之间的压力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