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固井材料混合搅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6679.8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晓晨 |
主分类号: | B28C5/08 | 分类号: | B28C5/08;B28C5/16;B28C7/06;B28C7/1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玉山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材料 混合 搅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固井材料混合搅拌系统,包括混料筒和电机,所述混料筒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阀门,所述进料口的截面为梯形,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通过多个支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混料筒靠近进料口的部分密封连接有送料斗,所述送料斗通过多个支板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电机置于承接板上。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驱动室和锥形漏网可以让物料在进入混料筒内的时候开始混合,避免各种物料各自堆叠在一起,以便搅拌装置更容易将物料混合,从而提高物料混合的效率,在加入物料的时候物料不仅会落到混料筒中部,锥形漏网还可以使物料更加均匀的铺展开来,进一步提高了物料的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固井材料混合搅拌系统。
背景技术
开采石油的工艺过程很复杂,首先要在地面钻井,深度数百米至几千米,然后在井孔内插入钢制套管。为使套管与地层紧密结合为一体,业界一直以油井水泥为胶结材料进行固井施工,从而起到支撑套管和封隔地层的作用,此后还要在不同深度含油地质层位进行射孔,以实现石油的开采。由于地质条件不同,井下压力、温度、地下岩层酸碱性、地下水等理化参数差别很大,因此要确保固井质量达到优质标准,难度较大。
应用的油井水泥是一种配方和配置都比较复杂的化工产品,其的配置过程为一套完整的混合搅拌配置系统,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材料混合的时候一般都是将物料直接倒进混料筒内,导致各种物料堆叠在一起,混料装置需要长时间搅拌才能将物料混合,导致混料装置的混料效率低下,且当物料移动到角落里之后搅拌装置则不易对物料搅拌,导致物料混料不均匀,使物料混合质量低下,不便于人们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油田固井材料混合搅拌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物料混合效率低下和物料混合质量低下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油田固井材料混合搅拌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田固井材料混合搅拌系统,包括混料筒和电机,所述混料筒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阀门,所述进料口的截面为梯形,所述进料口的内侧壁通过多个支杆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混料筒靠近进料口的部分密封连接有送料斗,所述送料斗通过多个支板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电机置于承接板上,所述电机的输出头与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室,所述转杆伸入第一驱动室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飞轮,所述飞轮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固定台靠近第一驱动室的侧壁主动连接有多个第一行星齿轮,所述第一驱动室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环,所述第一驱动室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锥形漏网,所述锥形漏网远离第一驱动室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混料筒内设有混料池,所述混料池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混料池密封连接有出料管,所述转杆伸入混料池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的尺寸与出料管的尺寸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抵块,每个所述抵块的表面为弧形,所述混料筒靠近固定环的内侧壁开设有多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通过伸缩弹簧卡接连接有击打块。
优选的,所述混料池的内侧壁通过多个横杆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的下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驱动室,所述转杆伸入第二驱动室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台靠近第二驱动室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多个与第二齿轮匹配的第二行星齿轮,所述第二驱动室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行星齿轮匹配的第二齿环。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室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横杆,每个所述横杆转动连接有长杆。
优选的,每个所述长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转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四齿轮,多个所述第三齿轮与多个第四齿轮通过齿条链传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晓晨,未经杨晓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