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力学模拟的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组织的热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6651.4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1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建;巫振伟;王家庆;吴跃;杜晓东;王齐宏;颜舒淮;程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C22F1/00 | 分类号: | C22F1/00;C21D11/00;C22C30/02;G16C60/00;G06F30/20;G06F119/08;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力学 模拟 消除 r26 合金 变形 组织 热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热力学模拟的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组织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热力学模拟软件模拟计算出R26合金的平衡相分布图和等温转变曲线,确定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组织的恢复热处理工艺为:(1)固溶处理:将R26合金送入热处理炉以8‑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固溶处理温度,保温1h,油冷至室温;(2)中间处理:将固溶处理后的试样以8‑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中间处理温度,保温8h,随炉冷却至725‑735℃后保温4h,空冷至室温。通过恢复热处理工艺对R26合金的异常组织进行消除,并在晶内重新析出均匀而弥散的强化相,改善合金力学性能,该方法效率高,针对性强,适合工程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关于一种基于热力学模拟的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以燃煤为主的火电汽轮机中,其零件在服役时长时间处于高温和高压状态,连接机组各重要零件的高温螺栓一旦发生失效或断裂,将会引起机组的紧固力重新分布,威胁到整个机组的安全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高参数火力发电机高温紧固件螺栓,进行相组成与组织分析以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并对螺栓的安全服役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的研究也变得尤为迫切。
R26合金属于Ni-Cr-Co-Fe系沉淀硬化高温合金,该合金由于含有较高的Ni、Co、Cr、Fe合金元素,所以在高温下具有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和抗蠕变性能。但是在对服役后的合金进行组织分析时,发现了变形孪晶组织,该组织会增加合金的硬度与抗拉强度,降低材料的塑韧性,降低材料的抗蠕变性能,并且由于变形孪晶形成于变形过程中,合金中存在较大的内应力,导致变形孪晶界的稳定性较低。如专利CN109371473A公开了一种力热耦合消除NiMnGa单晶中孪晶的方法,将NiMnGa单晶加热到150-200℃并保温5-15min,然后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沿NiMnGa单晶的[100]方向施加单轴拉力,以在拉力作用下,在降温相变过程中消除NiMnGa合金T型结构马氏体单晶中的孪晶。因此,设计一种可实际操作的能够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及提升组织性能的热处理方法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用性强、可操作性高,且可有效改善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基于热力学模拟的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基于热力学模拟的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组织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R26合金置于光谱仪中,测定该合金的化学成分,所述R26合金为含有变形孪晶组织的R26高温合金;
S2、将步骤S1中测得的R26合金的化学成分导入JMatPro热力学模拟软件中,模拟计算出该合金的平衡相分布图和等温转变曲线(TTT曲线);
根据平衡相分布图,分析获得该合金组织中的相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确定该合金中η析出相的完全溶解温度T1,将T1以上30-50℃定为固溶处理温度,确定该合金中η相加热析出的突变点温度T2,将T2以上15-25℃作为热处理的中间处理温度;
根据等温转变曲线,确定得到单项固溶体的临界冷速VC,据此确定能使合金在室温下得到单相饱和固溶体组织的冷却方式,使冷速大于VC;
S3、根据步骤S2中确定的固溶处理温度、中间处理温度结合冷却方式,确定消除R26合金中变形孪晶组织的恢复热处理工艺;
所述恢复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固溶处理:将R26合金送入热处理炉以8-1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固溶处理温度,保温1h,油冷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未经大唐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缆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精馏系统的节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