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理实体数据库用户定制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6574.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89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普鸿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22 | 代理人: | 陈永秀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理 实体 数据库 用户 定制 方法 | ||
一种地理实体数据库用户定制化方法,能够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的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可视化数据、语义信息、实体对象、专题集等多维度信息提取、面向实际应用场景需求,将提取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组合、融合和打包,形成满足应用需求的定制化场景,再根据权限情况共享给不同用户,包括根据所提取的多维度信息,组装形成符合应用要求的定制化场景,针对所构建的场景进行用户权限设置,根据权限情况,场景呈现给不同用户实现不同用户的共享,从而完成定制化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理实体数据库用户定制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理实体结构化管理数据库的多用户需求的定制化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化城市的发展,数字孪生是智能城市化的有效途径,实景三维空间信息平台的建设则是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中孪生地理实体全生命周期精准映射与融合协同的基础,也是地理实体结构化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体现。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Modeling,CIM)是对城市地上地下、室内室外各种实体目标及时空状态的数字化表达和描述,其反映城市规划、建设、发展以及运行。
在遇到地形地质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地质条件下,铁路建设将是寸步难行,地球空间数据获取难、施工难、成果质量保证难,严重制约了复杂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智能化手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通过综合应用互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thing,IoT)、AI、导航定位、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和 GIS(GeographicInformation System)等现代高新技术,实现物理空间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未来决策,实现地理实体结构化智能管理。
传统的GIS技术通常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广袤的地理空间做出人工分割和抽象提取,为此,很难使得共享用户对地理空间的认知与处理数据形成良好匹配,对于复杂的地理实体则是更难满足整体特征上的需求。故此,现有技术中鲜有地理实体数据库用户定制化技术的文献记载和相关学术报道。
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740339A中公开了一种民政大数据融合管理系统,包括民政数据采集模块,民政数据存储模块,民政数据挖掘模块,民政数据分析模块,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地理实体数据库与人文数据库实现多渠道采集和数据融合,为民政业务建立统一分析并保持可扩展性。
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8170720A中公开了一种规划显示系统,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空间数据由GIS空间数据库管理,属性数据由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集成为地理实体。当用户发出的请求是针对空间数据的,由SDE的SQL分析器提取空间数据,完成相应的处理后发给客户端,如果请求是针对非空间数据的,则由关系数据库系统进行相应处理。
诸如华为授权专利CN107003985B中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的网络自动创建提供定制化虚拟无线网络的系统和方法,为了使网络控制和管理可扩展,一个网络可以在地理上划分为地区或区域或其他地理实体,SONAC和其他管理平面组件的构架因此是一个分层架构,为了资源管理目的,在SONAC的分层结构中,低层是抽象的,详细内容对高层隐藏。
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实现面向实际应用场景需求,将提取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组合、融合和打包,形成满足应用需求的定制化场景,再根据权限情况共享给不同用户的地理实体数据库定制化服务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基于知识图谱构建的地理实体数据库,实现可视化数据、语义信息、实体对象、专题集等多维度信息提取、面向实际应用场景需求,将提取的多维度信息进行组合、融合和打包,形成满足应用需求的定制化场景,再根据权限情况共享给不同用户的地理实体数据库用户定制化服务技术。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理实体数据库用户定制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并整理用户需求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泰瑞数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65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恶意攻击行为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充气式张口训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