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稽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5958.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鲁瑞;赵峰;温会平;王丽;侯建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0 | 分类号: | G06F11/10;G06F16/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毅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稽核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稽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数据稽核方法包括:接收稽核指令,所述稽核指令包括错误标识;基于所述错误标识生成稽核数据,其中,所述稽核数据包括用户信息、系统信息和待稽核的字段;基于所述稽核数据,向目标端系统发送查询请求;接收所述目标端系统基于所述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字段的数据;如果所述目标端系统中存储的所述字段的数据与源端系统中存储的所述字段的数据不匹配,则执行差异处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将异步、批量数据比对转换成实时、单条数据稽核,提升了数据一致性比对的效率、降低了资源利用率,另外,可以实时进行差异数据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稽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迅猛发展,业务支撑系统平台不断扩充,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日益庞大,特别是核心业务系统数据与增值业务平台数据和网元平台交互更加复杂,为了保障平台间的数据一致性,传统的方式是基于数据批量比对的一致性校验方法。传统数据一致性校验比对方法流程如图5所示:首先,数据比对的接口程序分别从不同数据源对应的数据库中获取待比对的各自的全量数据(或者部分增量数据),然后通过文件或者其他方式存入到数据稽核平台数据库;其次,数据一致性平台使用集合运算或者文件逐条比对的方式进行数据一致性校验比对,然后分别将两个数据源存在的差异数据进行记录入库;再次,数据一致性平台输出比对结果,反馈给源数据平台手工处理或者自动数据处理平台进行处理;最后,维护人员根据平台输出的差异结果,讨论处理差异的原因并进行手工更新。
然而,传统的系统间数据一致性稽核方法只能是批量数据处理,系统灵活性差,针对单个用户数据的差异并不能快速的实现比对,比对的及时性差,对于单个用户的数据差异导致的问题,业务人员无法直接发起数据一致性校验,依赖于后台人工核对,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数据稽核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稽核方法,包括:
一种数据稽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稽核指令,所述稽核指令包括错误标识;
基于所述错误标识生成稽核数据,其中,所述稽核数据包括用户信息、系统信息和待稽核的字段;
基于所述稽核数据,向目标端系统发送查询请求;
接收所述目标端系统基于所述查询请求反馈的所述字段的数据;
如果所述目标端系统中存储的所述字段的数据与源端系统中存储的所述字段的数据不匹配,则执行差异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手机号,所述系统信息包括源端系统信息和目标端系统信息,所述基于所述错误标识生成稽核数据,其中,所述稽核数据包括用户信息、系统信息和待稽核的字段,包括:
基于所述错误标识,得到所述源端系统信息、目标端系统信息以及所述待稽核的字段;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所述源端系统信息、目标端系统信息以及所述待稽核的字段生成所述稽核数据;
将所述稽核数据写入稽核任务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稽核数据,向目标端系统发送查询请求,包括:
从所述稽核任务接口获得所述稽核数据;
获取所述稽核数据中的目标端系统信息、用户信息和待稽核的字段;
基于所述目标端系统信息,向所述目标端系统发送报文,其中,所述报文包括所述用户信息和待稽核的字段,以便所述目标端系统基于所述报文,查询对应于所述用户信息的所述字段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9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