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浓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4915.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兆军;史海红;刘德育;孙浩;赵亮;张娟;姚旭东;何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盐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浓缩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其包括夹套预热模块和蒸发浓缩模块,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蒸发浓缩单元均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和加热器,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与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加热器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蒸发浓缩单元的分离器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夹套预热器的蒸汽接入口连通,最后一级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废水。该废水浓缩系统能够有效防止结垢阻塞,且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脱硫废水的浓缩运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浓缩系统。
背景技术
在湿法脱硫工艺中,为了维持湿法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外排一定量的脱硫废水。脱硫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氯离子、钙镁离子及重金属等,处理难度非常大。目前常规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采用“三联箱”化学沉淀法,工艺系统复杂,设备数量多,工作环境差,投资和运行费用高,并且无法去除废水中的氯离子等盐分,因此无法循环利用。热法浓缩是一种较好的废水减量工艺,可以降低废水总量,且能回收高品质的淡水资源。热法浓缩需要将废水加热至饱和沸腾温度,因此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需要设置板式预热器预热废水来水,但为防止腐蚀,板式预热器的材质为双相不锈钢或者钛合金材质,且制造成本相对较高。脱硫废水里含有大量盐分,在换热时水里的溶解性总固体很容易析出而附着在换热管的表面形成结垢现象,轻则影响换热器的效率,重则会堵塞换热器。
因此,亟需一种废水浓缩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浓缩系统,能够避免预热器发生结垢阻塞,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同时降低预热器的造价,且能提高利用二次蒸汽的潜热,降低脱硫废水的浓缩运行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废水浓缩系统,包括:
夹套预热模块,所述夹套预热模块包括用于预热废水的夹套预热器;
蒸发浓缩模块,用于对所述废水进行多级蒸发浓缩,包括多级串联的蒸发浓缩单元,每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包括循环管路相连通的分离器和加热器,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与所述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出端连通,第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加热器内通入生蒸汽作为热源,任意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分离器的二次蒸汽输出管与所述夹套预热器的蒸汽接入口连通,最后一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设置有出料口以排出浓缩后的所述废水。
可选地,除第一级以外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加热器的热源输入端与相邻上游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二次蒸汽输出管连通,所述分离器的废水输出端与相邻下游的所述蒸发浓缩单元的所述循环管路连通。
可选地,每级所述蒸发浓缩单元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
可选地,所述蒸发浓缩模块还包括冷凝器、冷凝水箱和真空泵,所述冷凝器的冷凝蒸汽输入端与任一所述二次蒸汽输出管连通以冷凝多余的二次蒸汽,所述冷凝器的不凝气输出端与所述真空泵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水输出端与所述冷凝水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冷凝器的汽侧与所述冷凝水箱的上侧气相区通过管路连通。
可选地,所述夹套预热模块还包括原水箱和设置在所述原水箱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原水箱与所述夹套预热器的废水输入端连通。
可选地,所述夹套预热模块还包括回流管路,所述回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废水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原水箱连通。
可选地,所述夹套预热器包括夹套内管、套设在所述夹套内管外的夹套外管和设置在所述夹套内管和所述夹套外管之间的支撑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盐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盐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9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