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护结构及包括其的电池壳体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94810.7 | 申请日: | 2021-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2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伊芳;林飞;乔杰;严彪;严鹏飞;张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42;H01M50/22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菊兰;林毅斌 |
| 地址: | 德国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结构 包括 电池 壳体 | ||
1.一种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结合在一起的至少一个正泊松比区域和至少一个负泊松比区域,所述正泊松比区域由至少两层仅包括正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的正泊松比层构成,所述负泊松比区域由至少两层仅包括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构成的负泊松比层构成,所述正泊松比区域和所述负泊松比区域由基于聚碳酸酯的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泊松比蜂窝结构中,上壁和下壁的长度a在3-5mm范围内,平行于底边的对角线长度c在7-10mm范围内,两个相邻侧壁夹角α在118-140°范围内,所述上壁、下壁和侧壁的厚度t在0.8-1.2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泊松比层中,所述正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通过连接壁相连,所述连接壁的长度l在3-5mm范围内,优选地,所述连接壁的长度l与上壁、下壁的长度a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泊松比层中,所述连接壁的厚度在0.8-1.2 mm范围内,优选地,连接壁的厚度与所述上壁、下壁和侧壁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泊松比层具有至少4个正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正泊松比层具有相同结构,相邻两层中一层的上壁与另一层的下壁完全叠合。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泊松比蜂窝结构中,上壁和下壁的长度c’在7-10mm范围内,平行于底边的对角线长度a’在3-5mm范围内,两个相邻侧壁夹角α’在118-140°范围内,所述上壁、下壁和侧壁的厚度t’在0.8-1.2mm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泊松比层中,所述正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通过连接壁相连,所述连接壁的长度l’在7-10mm范围内,优选地,所述连接壁的长度l’与上壁、下壁的长度c’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负泊松比层中,所述连接壁的厚度在0.8-1.2mm范围内,优选地,连接壁的厚度与所述上壁、下壁和侧壁的厚度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泊松比层具有至少4个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负泊松比层具有相同结构,相邻两层中一层的上壁与另一层的下壁完全叠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的上壁长度a’与所述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的对角线长度a’相同,所述正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的对角线长度c与所述负泊松比蜂窝结构重复单元的上臂长度c’相同,相邻的正泊松比层与负泊松比层之间不存在错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聚碳酸酯的材料具有在1500-2500MPa范围内的拉伸模量和不低于20KJ/m2的常温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所述拉伸模量按照ISO527-2012测定,所述常温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按照ISO180-2000测定。
14.一种电池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结构。
15.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壳体,优选地,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8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