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4779.7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何银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力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8;E04B1/82;E04B1/94;C04B111/52;C04B111/40;C04B111/27;C04B11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热 节能 隔音 建筑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该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以下重量分成份组成:25~30份相变水泥、20~25份陶瓷粉、5~12份膨胀珍珠岩、3~5份火山灰、1~2份熟石灰、5~8份回收沥青、15~20份岩棉、5~10份碱浸甘蔗渣浆纤维、3~5份无机相变蓄热材料、1~2份多壁碳纳米管、5~10份建筑废料、5~10份旧纺织纤维、3~5份竹纤维、3~5份石蜡、10~15份聚氨酯树脂。通过使用各种废旧资源更加环保,成品可以实现有机和无机相变蓄热,配合岩棉的隔热性能,可以使热量单向散失,并且蓄热和放热效率提高,成品内部具备孔结构可以提高吸音隔音能力,整体还具备优良的强度、韧性、耐水性和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为使建筑墙体保温,满足国家节能50%的指标,均采取对墙体结构增加一层110mm厚的苯板、80mm厚的发泡聚氨酯板或挤塑板,尽管能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但存在易燃烧、而且有毒、使用寿命短、施工复杂、易滑脱、粘结强度差等各种问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相变蓄热的建筑材料,其对化工原料的应用量比较大,虽然实现蓄热的目的,但是各种材料不够环保,无法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相变材料实现蓄热隔音存在环保性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成份组成:25~30份相变水泥、20~25份陶瓷粉、5~12份膨胀珍珠岩、3~5份火山灰、1~2份熟石灰、5~8份回收沥青、15~20份岩棉、5~10份碱浸甘蔗渣浆纤维、3~5份无机相变蓄热材料、1~2份多壁碳纳米管、5~10份建筑废料、5~10份旧纺织纤维、3~5份竹纤维、3~5份石蜡、10~15份聚氨酯树脂。
优选的,所述回收沥青为公路沥青层回收后经过冲洗加热融化过滤出大颗粒砂石的产物。
优选的,所述无机相变蓄热材料为二氧化钛、硫酸钠和铝粉中的任意两种。
一种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提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过程:
步骤一:
先将岩棉上打孔,接着将碱浸甘蔗渣浆纤维和竹纤维覆盖在岩棉的两侧,之后将旧纺织纤维拧成线状绕过碱浸甘蔗渣浆纤维和竹纤维并从岩棉上的孔穿过,进而将碱浸甘蔗渣浆纤维和竹纤维固定在岩棉的两侧;
步骤二:
将回收沥青熔化,在其中加入多壁碳纳米管并混合均匀,之后淋在步骤一得到的产物的两侧,并在加热设备中保持回收沥青不会彻底凝固;
步骤三:
先将聚氨酯树脂加入到陶瓷粉、膨胀珍珠岩、无机相变蓄热材料、建筑废料内,在搅拌12~15分钟后,加入火山灰和熟石灰加入少量水得到的混合剂,然后边搅拌边通入二氧化碳,在搅拌5~8分钟后将石蜡熔液化加入再搅拌1~2分钟,最后将相变水泥加入并搅拌均匀后得到外层混料;
步骤四:
将外层混料附着到步骤二得到的产物两侧,并放置到-15~20℃的环境中,持续通入二氧化碳,在放置12~15小时后,放置到45~60℃的环境中进行凝固,在凝固过程中使用辊压机往复辊压,在10~12小时后放置到背阴的环境中阴干。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热节能隔音建筑材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力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力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7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