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活垃圾中转站终极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3078.1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8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荣;郭畅;郭起桓;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能拓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30B9/28;F22B1/04;B02C18/00;B02C23/14;B03C1/30;B07B9/0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 代理人: | 覃永峰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佛子岭路11***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垃圾 中转站 终极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中转站终极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对生活垃圾进行破碎、脱水、风选、除臭、磁选、第一次分类破碎、第二次分类破碎、第三次分类破碎、软化、成型和气化过程。这种方法工艺流程简单,运营成本低、环保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再利用的技术,具体是一种生活垃圾中转站终极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垃圾中转站肩负着对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和转运任务,它经历了从收集-转运到收集-压缩-转运的发展过程,随着城市的垃圾站的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和设施的完善,基本达到清洁转运、快速转运,尽管如此,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和臭气污染还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垃圾中转站,还依旧采用该收集垃圾的小三轮车依次进行垃圾装箱,再将垃圾转移至运送车,造成装料时间长,垃圾中转站内的臭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生活垃圾经过垃圾中转站收集压缩后运送到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或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集中处置造成运费高,既加重地方财政的开支,又增加生活垃圾处理厂的处理成本和压力。目前垃圾中转站垃圾只是发挥其简单转运功能,存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臭气污染和运费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生活垃圾中转站终极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这种方法工艺流程简单,运营成本低、环保高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活垃圾中转站终极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生活垃圾进行破碎、脱水、风选、除臭、磁选、第一次分类破碎、第二次分类破碎、第三次分类破碎、软化、成型和气化过程,其中,
所述破碎为:对收集的生活垃圾采用剪切式破碎机破碎,破碎后大部分90%以上生活垃圾呈长宽大小为50mm×80mm生活垃圾块;
所述脱水为:采用液压平卧直筒式脱水机将经破碎后的生活垃圾脱水,脱水率要求在35%以;
所述风选为:采用风选机将脱水后的生活垃圾进行风选,风选出轻生活垃圾和重生活垃圾,轻生活垃圾指塑料、树叶、布类、泡沫、纸张一类轻物质垃圾,重生活垃圾指石子、旧鞋子、铁类玻璃、瓜果皮一类重物质垃圾;
所述除臭为:将风选后的轻生活垃圾和重生活垃圾在输送过程中喷淋除臭剂进行除臭;
所述磁选为:将除臭后的生活垃圾采用磁选机将生活垃圾中的铁类分选出来;
所述第一次分类破碎为:将磁选后的轻、重生活垃圾采用剪切式破碎机分别破碎,将轻生活垃圾破碎至长宽为15mm×20mm大小的垃圾块,将重生活垃圾破碎至长宽为30mm×40mm大小的垃圾块;
所述第二次分类破碎为:将第一次分类破碎后的轻、重生活垃圾采用剪切式破碎机分别破碎,将轻生活垃圾破碎至长宽为5mm×8mm大小的垃圾块,将重生活垃圾破碎至长宽为10mm×15mm大小的垃圾块;
所述第三次分类破碎为:将第二次分类破碎后的重生活垃圾采用剪切式破碎机破碎至长宽为5mm×8mm大小的垃圾块;
所述软化为:将经过第一次分类破碎、第二次分类破碎和第三次分类破碎后的生活垃圾同时采用热水提温、软化剂提温和摩擦提温三种方式提升温度至40℃-50℃并使得生活垃圾与软化剂、成型辅助材料均匀混合在一起变软;
所述成型为:将经过软化得到生活垃圾采用自动液压成型机成型,成型后的生活垃圾呈直径为60mm、高度为60mm的圆柱形固体棒料;
所述气化为:将成型的固体棒状物料存放一周自然风干后使含水率为18-25% ,然后送至气化炉进行气化,气化炉为固定床气化炉,固定床气化炉大小根据蒸汽式锅炉的大小配置,气化产生的可燃气为锅炉提供热源,也可以为作为农业生产和家庭生活供暖的热源。
所述蒸汽提温是指软化过程中采用螺旋式搅拌机,向螺旋式搅拌机筒体的中空处输入来自气化炉产生的100℃热蒸汽,使得螺旋式搅拌机的筒体保持高温,进而给生活垃圾物料增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能拓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能拓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