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用性电缆水密接线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2795.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万更;赵天宇;姜雪;赵世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阳市加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2G15/16;H02G15/013;H02G1/14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12200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性 电缆 水密 接线 盒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用性电缆水密接线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体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底座、圆形壳体、顶盖和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组件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绝缘板、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二螺丝和第三螺丝;从结构上,本发明采用圆形桶状结构形式,与现有水密接线盒相比,具有抗压强度大,受力均匀、不易变形等优点,本发明内部采用接线端子形式,可提高电缆连接的可靠性,减少故障点,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同时可降低电流损失和信号衰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水密接线盒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用性电缆水密接线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水密接线盒的作用是通过电缆水密接线盒的密封作用和承压能力使长期工作于深海环境中的电缆进行可靠连接,从而保证水密接线盒内部电缆接线端不受深海工作状况的影响。现有的电缆水密接线盒大部分采用方形或矩形结构形式,电缆采用电连接器形式进行连接,电缆水密接线盒密封采用端盖密封形式。采用现有电缆水密接线盒的形式具有以下的缺点:
1、采用方形或矩形结构形式,在承受水压的状态下容易因结构本身受力不均匀产生应力集中点,从而导致电缆水密接线盒密封效果失效;
2、采用电连接器插拔连接的方式,其电缆与连接器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对于大电流或大功率电缆,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其焊接强度低,在焊料熔融过程中容易对电缆线芯产生损伤,影响电缆的导电性能和线芯强度;
3、现有技术中的密封形式采用端面密封的形式,并通过法兰连接的方式,以确保密封端面紧密贴合,采用法兰连接的结构形式,增加了接线盒的尺寸和重量,对产品的加工成型要求较高;
4、现有电缆水密接线盒为保证内部密封性能和绝缘性能,电缆接线完成后基本采用灌胶方式,对接线盒内部整体进行灌封,进行维修或更换电缆时,必须进行整体更换,无法对其进行维修,缺少可维修性,为此,提出一种耐用性电缆水密接线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耐用性电缆水密接线盒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用性电缆水密接线盒装置,包括主体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所述主体组件包括底座、圆形壳体、顶盖和第一螺丝;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组件的外侧壁,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压紧螺母和通孔;
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安装于所述主体组件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绝缘板、第一接线柱、第二接线柱、第一接线端子、第二接线端子、第二螺丝和第三螺丝,所述底座的内侧底壁通过两个第三螺丝螺纹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的顶部通过四个第二螺丝分别对称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二接线柱和两个第一接线柱,所述第一接线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二接线柱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接线端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圆形壳体,所述圆形壳体的顶部通过八个第一螺丝螺纹连接有顶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壳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三个通孔,所述圆形壳体位于所述通孔外部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三个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侧壁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二管体和压紧螺母;通过压紧螺母的设置,可在拆除压紧螺母后对圆形壳体进行维修或更换,提高了圆形壳体的可维修性、降低了维修难度,通过压紧螺母、第二管体和通孔的设置,使得电缆便于进入到圆形壳体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阳市加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朝阳市加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