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开放式高效散热的服务器机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2326.0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熊怀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怀双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5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式 高效 散热 服务器 机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开放式高效散热的服务器机柜,属于服务器领域,一种自开放式高效散热的服务器机柜,通过隐性散热腔的设置,本服务器运行产生大量热量时,气撑腔内高导热气体受热膨胀,一方面有效推动外延顶杆向外移动,从而将导热盖板推出隐性散热腔,隐性散热腔被打开,使服务器内外贯通呈现开放的状态,有效增大服务器内热空气向外散发的面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仅散热孔的散热,显著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外推囊同样膨胀,有效辅助外延顶杆向外推动导热盖板,进而有效保证隐性散热腔能及时被打开,使本服务器不易因散热不及时导致运行速度变慢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其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开放式高效散热的服务器机柜。
背景技术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它客户机(如PC机、智能手机、ATM等终端甚至是火车系统等大型设备)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服务器都具备承担响应服务请求、承担服务、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电子设备,其内部的结构十分的复杂,但与普通的计算机内部结构相差不大,如:cpu、硬盘、内存,系统、系统总线等。
服务器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产热较多,其内部的热空气难以及时散发的热量聚集在机柜内,导致机柜内的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降低,同时由于高热环境,造成服务器整体运行速度降低,而现有技术中对于服务器机柜的散热,一般仅仅通过散热孔向外导出热空气,散热较慢,难以满足服务器机柜的散热需求。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开放式高效散热的服务器机柜,它通过隐性散热腔的设置,本服务器运行产生大量热量时,气撑腔内高导热气体受热膨胀,一方面有效推动外延顶杆向外移动,从而将导热盖板推出隐性散热腔,隐性散热腔被打开,使服务器内外贯通呈现开放的状态,有效增大服务器内热空气向外散发的面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仅散热孔的散热,显著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外推囊同样膨胀,有效辅助外延顶杆向外推动导热盖板,进而有效保证隐性散热腔能及时被打开,使本服务器不易因散热不及时导致运行速度变慢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其正常运行。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开放式高效散热的服务器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外端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柜体外端开凿有隐性散热腔,所述隐性散热腔内设有导热盖板,所述隐性散热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带有贯穿孔的限位板,所述导热盖板位于限位板外侧,多个所述限位板靠近柜体内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引热柱,所述引热柱内开凿有气撑腔,所述气撑腔内固定连接有外延顶杆,所述外延顶杆与导热盖板相互接触,所述气撑腔的腔口处固定连接有外撑囊,所述气撑腔与外撑囊内均填充有高导热气体,所述外撑囊与导热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延顶杆位于外撑囊内侧,且二者均贯穿限位板上的贯穿孔,通过隐性散热腔的设置,本服务器运行产生大量热量时,气撑腔内高导热气体受热膨胀,一方面有效推动外延顶杆向外移动,从而将导热盖板推出隐性散热腔,隐性散热腔被打开,使服务器内外贯通呈现开放的状态,有效增大服务器内热空气向外散发的面积,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仅散热孔的散热,显著提高散热效率,另一方面,外推囊同样膨胀,有效辅助外延顶杆向外推动导热盖板,进而有效保证隐性散热腔能及时被打开,使本服务器不易因散热不及时导致运行速度变慢的情况发生,有效保证其正常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盖板位于隐性散热腔内的端部进行切角处理,且切角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大于45°,使导热盖板靠近隐性散热腔的一端较小,在本服务器工作产热使导热盖板被推出隐性散热腔内后,当本服务器停止工作温度降低后,便于导热盖板回到隐性散热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怀双,未经熊怀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2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