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的AP选择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1819.2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1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方铭;许方敏;曹海燕;郑长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6;H04L5/00;H04W48/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大规模 天线 系统 ap 选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的AP选择方法。本发明步骤:1:对于包括M个AP、K个用户的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T<K<M;K个用户采用导频复用模式共享T个导频。2:每个AP根据与用户的距离,判断用户类型,用户类型包括I类、II类和III类。3.对于AP的I类用户,则AP直接作为该用户的服务AP;对AP的II类用户,如果已经有I类用户,则当该AP的II类用户与I类用户共享导频时,放弃为II类用户提供服务;否则同时为I类和II类用户提供服务;如果只有II类用户,则按照公平性原则选择允许该AP的II类用户间共享导频。对于AP的III类用户,该AP将放弃为其提供服务。本发明能有效的避免导频污染、提高系统能效、降低接收端解调发送端信号的误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导频复用,AP选择等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的AP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无小区大规模天线技术,又称为去蜂窝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Cell-free Massive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assive MIMO),采用去蜂窝(cell-free)式的网络架构,将大量安装有一根或多根天线的接入点(AP)分布在一个较大的区域,通过回程链路将数据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CPU),并使用相同的时频资源为多用户提供服务。无小区大规模MIMO引入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其中的AP端天线数量通常远远大于用户数量。这种技术减小了AP与用户之间的平均距离、大幅降低了路径损耗,并利用大量AP带来的“有利传播(favorable propagation)”和信道硬化,减少了多用户干扰,同时,还能获得巨大的空间宏分集增益,从而使全区域均匀覆盖并大幅提升用户的服务质量。
在时分双工(TDD)无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中,AP利用用户发送的上行导频训练序列进行信道估计,从而获得信道状态信息(CSI);系统利用上下行链路的互易性得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然而,由于正交导频数量的限制,用户间需要复用导频。导频的复用导致了AP不能准确地获得信道状态信息,使得上行和下行链路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这种不利影响称为导频污染。
为了提高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的系统性能,导频复用策略、AP选择、功率控制等无线资源管理策略引起了业界广泛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的AP选择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于一个包括M个AP、K个用户的无小区大规模天线系统,其中,AP数量M远远大于用户数K。系统中的正交导频数量为T,TK;K个用户采用导频复用模式共享T个导频。
步骤2:每个AP根据与用户的距离,判断用户类型。
根据门限值Th1和门限值Th2对用户类型进行分类。
如果d(APi,UEj)≤Th1,则称第j个用户UEj是第i个AP的I类用户。其中,d(APi,UEj)表示第j个用户与第i个AP之间的距离;如果Th1<d(APi,UEj)<Th2,则称第j个用户是第i个AP的II类用户;如果d(APi,UEj)≥Th2,则称第j个用户是第i个AP的III类用户;其中i=1,2,…,M;j=1,2,…,K。
步骤3:对于某一参考AP的I类用户,这个AP直接作为该用户的服务AP为用户提供服务。并且为同一AP的所有I类用户分配正交导频。例如用户1和用户2同时是这个参考AP的I类用户,则为用户1和用户2分配正交导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8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