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1313.1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9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航;佘玉成;杨志;王晓宇;王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K9/62;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晓飞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集 连接 特征 融合 光学 遥感 图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生成网络模型和判别网络模型设计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中,生成网络模型负责生成清晰无云图像,判别网络模型负责与生成网络进行博弈,提高生成网络去云性能;
生成网络模型基于特征提取部分和特征重建部分实现遥感图像去云,特征提取部分采用残差密集连接单元搭建,特征重建部分采用残差密集连接单元和特征融合单元搭建;
判别网络模型负责区分去云图和真实无云图,为生成网络提供梯度进行对抗训练;
采用平均绝对误差损失函数、感知损失函数和对抗损失函数的线性组合训练生成网络,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训练判别网络;
采用训练好的模型参数,仅由一张有云遥感图像恢复无云遥感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网络模型具体为:
所述生成网络模型基于卷积、反卷积、LReLU激活函数、ReLU激活函数和Tanh激活函数搭建;
所述生成网络模型包括图像特征提取和图像特征重建两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图像特征提取部分和重建部分具体为:
所述图像特征提取部分由m个残差密集连接单元组成,包括卷积和LReLU激活函数;
所述图像特征重建部分由n个残差密集连接和n个特征融合单元组成,包括反卷积、ReLU激活函数和Tanh激活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残差密集连接单元和特征融合单元具体为:
所述残差密集连接单元由f个卷积的密集连接和g个残差学习组成,通过f个卷积的密集连接实现特征复用,最大化各层之间的特征信息流,采用残差学习防止梯度消失问题;
所述特征融合单元采用尺寸为a×a和b×b的感受野完成多尺度特征提取及融合任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网络模型具体为:
所述判别网络模型基于卷积、批量归一化、LReLU激活函数和Sigmoid激活函数搭建,由q个卷积层组成;
所述判别网络模型分别将真实无云图和去云图作为正、负样本,采用有云图作为参考信息,通过训练区分二者;
所述判别网络模型与生成网络模型交替训练,不断地为生成网络提供梯度,二者始终处于对抗博弈之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网络模型采用的平均绝对误差损失函数具体为:
LossM=||E-G(F)||1
式中,G(·)代表生成网络的输出,E代表无云图,F代表有云图,G(F)代表去云图。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网络模型采用的感知损失函数具体为:
式中,β(·)代表VGG16的卷积层2_2输出的特征图。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网络模型采用的对抗损失函数具体为:
LossA=∑[-logD(F,G(F))]
式中,D(·)代表判别网络的输出,D(F,G(F))代表有云图F作为参考信息时,去云图G(F)经过判别网络的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残差密集连接和特征融合的光学遥感图像去云方法,其特征在于,判别网络模型采用的交叉熵损失函数具体为:
LossD=∑[-logD(F,E)+log(1-D(F,G(F)))]
式中,D(F,E)代表有云图F作为参考信息时,无云图E经过判别网络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3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