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炉漏渣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846.8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3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丁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付华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J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5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炉漏渣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漏渣设备,其结构包括:机身、连接管、支撑座,机身的上端与支撑座的下端相焊接,连接管安装于机身与支撑座之间,本发明在焚烧的过程中产生漏渣,则漏渣通过料斗进入安装筒内,从而进入收集箱内进行收集,由于收集箱可拆卸安装于箱体内,因此收集箱内的灰渣能够进行排放,在灰渣进入料斗时,部分灰渣将沿着导流装置边沿处进行流动,从而进行固定腔内,以致于移动机构将会随着固定腔内的灰渣增多而推动弹性弹簧进行移动,以致于在惯性的作用下,且弧形杆为弹簧钢材质,以致于连接机构将在辅助腔内进行摆动,从而对固定腔内的灰渣进行推动,从而加快灰渣的流动速度,避免灰渣在料斗底部造成淤积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焚烧炉漏渣设备。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炉是一种将垃圾在炉膛内进行焚烧的设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随之迅速增加,而垃圾焚烧与填埋垃圾相比,垃圾焚烧更节约土地,且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主要通过机械炉排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在焚烧的过程中产生漏渣,以致于通过漏渣设备将排落至堆灰器内,但现有技术中的垃圾焚烧炉漏渣设备,在垃圾进行焚烧后,垃圾将成为大小不一的灰渣,而漏渣设备上端的排料斗呈倒锥型状,当灰渣通过排料管进入料斗时,料斗下端开口小,则导致灰渣在料斗下端排放时时速减缓,易造成料斗下端淤积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漏渣设备,以灰渣通过排料管进入料斗时,料斗下端开口小,则导致灰渣在料斗下端排放时时速减缓,易造成料斗下端淤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垃圾焚烧炉漏渣设备,其结构包括:机身、连接管、支撑座,所述机身的上端与支撑座的下端相焊接,所述连接管安装于机身与支撑座之间;
所述机身包括安装筒、排料装置、收集箱、箱体,所述安装筒的外环下端嵌套于箱体的内侧,且安装筒的下端与收集箱的内侧进行嵌固连接,所述排料装置的下端嵌入于安装筒的内侧,所述收集箱可拆卸安装于箱体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排料装置包括抖动机构、料斗、固定板、导流装置,所述抖动机构的一端嵌入与料斗的内侧,所述料斗与固定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导流装置的一侧嵌入于料斗的内侧,所述抖动机构与导流装置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抖动机构位于导流装置的正下方。
作为优选,所述抖动机构包括弹性弹簧、移动机构、凹槽、支撑板、固定腔,所述弹性弹簧安装于凹槽的内侧,且弹性弹簧的一侧与移动机构的一端进行螺栓连接,所述凹槽与支撑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支撑板与固定腔的上端相嵌套,所述移动机构处于静止状态时,移动机构二分之一位于凹槽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机构、弧形杆、辅助腔,所述固定块固定于辅助腔的内侧,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弧形杆之间,所述弧形杆的一端嵌入于固定块的内侧,所述弧形杆为弹簧钢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摆动块、活动腔、定位杆、辅助板,所述摆动块的右下端与辅助板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活动腔与定位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辅助板的左下端与定位杆的外环为滑动连接,所述辅助腔的左端面与活动腔的内侧相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块包括弧形板、气囊、连接板、限位环,所述弧形板的右下端面与气囊的右上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左下端与连接板的一端面进行嵌固连接,所述连接板与限位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内环与气囊相嵌套,所述弧形板的右上端设有疏油层,所述气囊环形分布于弧形板的左下端。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摆动装置、弹性块、内腔,所述摆动装置的下端于弹性块的一端相焊接,所述弹性块安装于摆动装置于内腔之间,所述弹性块静止状态时,弹性块与摆动装置呈垂直状。
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装置包括连接盘、摆动板、转轴、支撑块,所述连接盘与支撑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摆动板的左端内侧与转轴的外环进行嵌套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环与连接盘进行活动卡合,所述摆动板为不锈钢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付华,未经丁付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