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0807.8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12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潘国涛;王振东;李振兵;杨永勋;张晓明;何荣宇;赵磊;李健生;宋志宇;白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E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刘素霞 |
地址: | 110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矿山 隧道 浅埋段 综合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针对隧道浅埋、围岩破碎夹层、地表水较丰富的特点,隧道洞内开挖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的开挖方法,使开挖进尺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并且通过洞内管棚支护及超前预注浆辅助开挖施工方式,真正做到安全开挖,提质增效,解决了隧道浅埋段施工安全隐患,降低了隧道发生坍塌冒顶事故的概率;除此之外,对隧道地表划分的注浆范围内按1米间距梅花形布设注浆点,注浆管采用直径42mm钢花管进行注浆,注浆完成后进行防渗水处理,从而降低地表水的渗透,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虽然整套流程工艺工法已经成熟完整,但是部分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主要原因是隧道工程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分布等各种原因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特殊地质、地貌没有可借鉴的施工经验。
尤其在浅埋段施工过程中,现场实际最小埋深为较浅,围岩为强风化凝灰岩,设计评定为V级围岩,表层为3~4m粉质黏土夹碎石覆盖层,雨季地表水比较丰富,易发生冒顶坍塌等问题,无法保证隧道浅埋段的施工安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地表水丰富、围岩性质较差的浅埋段隧道施工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隧道浅埋段进行地表注浆;
步骤S2,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放样,在放样坐标上通过钻机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进行钻孔清理,并将管棚顶入钻孔;
步骤S3,在管棚上安装止浆阀,用锚固剂封堵钻孔及其周围裂隙,通过注浆机对管棚进行注浆;
步骤S4,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对隧道进行开挖,并对开挖部进行初期支护施工。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优选,步骤S4中,所述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包括:
开挖上台阶,上台阶开挖完成后,首先对开挖部的围岩面喷射混凝土;架立拱架作为支撑;
开挖中台阶,在隧道断面的单侧进行开挖,开挖时保持隧道断面两侧的开挖进度具有一定间距,任意一侧开挖完毕后,立即对上台阶拱架的拱脚处进行拱架接长,拱脚架设完毕后打设锚杆,并对开挖部两侧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待两侧拱脚架设完成后,在开挖地面架设临时钢架作为临时仰拱,设置完成后,喷设混凝土进行封闭;
开挖下台阶,在隧道断面的单侧进行开挖,开挖时保持隧道断面两侧的开挖进度具有一定间距,任意一侧开挖完毕后,立即对拱架的拱脚处进行拱架接长,拱脚架设完毕后打设锚杆,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优选,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1榀拱架间距;
中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2榀拱架间距;
下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应大于2榀拱架间距。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优选,每榀拱架的间距为0.6m。
如上所述的市域铁路矿山法隧道浅埋段综合施工方法,优选,拱脚处拱架接长的接头处采用两片厚钢板对接,钢板采用配套螺栓螺母连接,拱架满焊在钢板上,钢板间夹有厚橡胶垫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